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建好“小厕所” 服务大民生——贡井区着力推进“厕所革命”

2022-08-11 17:13

13

公厕,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厕所“脏、乱、差”“偏、少、窄”,公共场所如厕难,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供给不足、分布不均、管理不到位等厕所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文明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

近年来,贡井区按照“改造一批、新建一批”工作思路和属地管理原则,持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小公厕成为别致风景

绿植、白墙、框景通风口、原木屋檐……在长土街道紫荆社区,一座别具特色的小巧建筑引人注目。“这个公厕好安逸!一点臭味也没有,感觉和自己家的厕所一样干净。”近日,在这座别致的公厕里,陈大姐如厕后一边洗手一边感慨道。她说,以前在街头找公厕很难,而且公厕不干净、异味重。如今,小公厕成了贡井区的别致风景。

无独有偶,位于贡井街道蓆草田社区的旅游公厕也大变样了。公厕窗明地净,内设男女卫生间、管理间、盥洗室、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里配备了坐式马桶、儿童座椅、呼叫器以及扶手等设施,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厕所门前建设了供人小坐的回廊,种植了花草,安装了庭院灯。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安装了“出纸宝”,如厕者通过手机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领取厕纸,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能以智能控制的方式杜绝浪费。

公厕设施管理规范化

“‘颜值’大增后,更需要细致周到的管理维护。”贡井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该区制定出台《公共厕所管理制度》,明确管护人员、职责和卫生质量标准,并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公厕专项考核,定期检查照明、除臭、灭蝇灯等设施使用情况,切实杜绝公厕“脏、乱、差”现象,擦亮城市文明“窗口”。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画、标语、倡议书、院坝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卫生与健康、防病除害知识和改厕意义,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整洁、卫生、舒适的如厕环境。

不仅如此,贡井区相关部门还定期对城区66座直管公厕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修,重点对水冲管道、面盆等破损设施设备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公厕正常使用。在明显位置规范设置各类公厕标识制度牌,为市民提供贴心便利服务,全面体现了环卫公共设施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目前,该区城区设有公厕标志牌、服务制度牌130余个和指示牌100余个。

“厕所革命”覆盖全域

近年来,贡井区“厕所革命”的春风已逐步从景区“吹”到全域、从城市“吹”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吹”到质量提升,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公厕、农村户厕经悉心改造,不仅让群众“方便”更方便了,也大大提升了城乡的环境品质。

在建设镇中心村,村民曹康荣告诉笔者,他切实感受到了“厕所革命”带来的新变化。多年前,曹康荣家就建起了楼房,但是家里的粪污以前都是直接排放到了室外化粪池,无任何过滤、分解和杀菌,苍蝇到处飞,气味难闻。不久前,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后,化粪池不仅密闭有盖,还有排气管,能储存、沉淀、发酵粪便,使其成为优质化肥。

和曹康荣一样抑制不住内心喜悦的还有村民潘信付,目前他家的老式化粪池改为“三格式”化粪池的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潘信付告诉笔者,该工程是委托村“两委”组织第三方进行改造的,施工中,村“两委”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让他很放心。

“推进‘厕所革命’,不仅在于厕所增量的供给,更在于民众文明素质和文明观念的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贡井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3年来,贡井区持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和努力自筹,投入资金约600万元,完成新改建城乡公厕103座,群众生活环境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今年,贡井区以增设附属盲道、轮椅坡道、抓手扶杆等提升改造,方便老幼、残疾人等人群使用为工作重点,计划新改建公厕10座,其中,城市公厕新建1座、改建5座,城镇公厕新建3座、改建1座。截至目前,已完工1座,剩余9座力争在8月底前全面完工。(周嘉 程洁)


编辑:李惠玲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