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车高、天车长,我家住在天车旁……”因盐而兴的自贡市,曾经在盐业生产最鼎盛时期,有数以万计的盐井天车。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采汲卤工艺已退出历史舞台,有自贡城市名片之称的“盐井天车”也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2ffbe0832958229620bd1853917b2d46.jpg
目前,自贡仅存天车18座,不过随着天福井木质天车恢复工程于12月6日正式启动,这个数字即将增加到19座!
据悉,天福井木质天车恢复工程由市文广电旅局规划投资管理,自贡匠心盐井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承建。
2e3aa949b9cf1f75a160cebfa2eac687.jpg
天福井遗迹始建于270年前(约为清朝乾隆十年开凿),位于自贡市贡井区艾叶镇大码头社区4组永胜路73号前空坝,旭水河南岸边。井深约为680米,卤、气同采。解放初期废弃闲置,现存井口。
c1a0c5c134813e1d0cdb4b3af0100b11.jpg
项目现场管理人员龚健告诉记者,本次恢复范围主要为复建一座18米高天车,以及周边环境的维护。“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复建过程中参照自贡盐场遗存天车建筑风貌进行设计,同时适当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最大限度地延长建筑物寿命。”龚健介绍说,复建木质天车包括开大红、捆正身、安装天辊、制作木质踩架和地炮台等20余项施工工序,为此,还专门聘请了3名有经验的老辊工,延续辊工工艺。
b6cb921d0175ade4d98959afa461b057.jpg
今年72岁的黄泽章是家族中的第四代辊工,从十七八岁的小伙到如今头发花白,他将青春献给了天车。没想到,退休多年后还能为天车复建工作现场“把关”。
7189a278e9d80860634421fd821af9d0.jpg
“天车的用材为杉树原木,这次复建用到了86根长度在5米至8米的杉木。”黄泽章介绍说,天车就是将若干杉木通过加工、排列、围拢、接逗、用篾索或钢绳捆扎、加工木楔楔紧后,自下而上按照“外圆内空”“上小下大”的原理合围排列捆扎而成。
b32c3a8f49a72f69f2c4ea47eab59a38.jpg
连日来,每天有10余名工人在此忙碌,天福井木质天车恢复工程预计将于12月底完工。(宋姿熠 周姝)
编辑:孔云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