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这样比喻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如今,全球70多亿人全部生活在同一艘大船上的200多个船舱里,必须同舟共济。
如何使这艘“全球之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给出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放眼寰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世界经济脆弱复苏,气候变化等挑战突出,地区热点复杂交织,全球进入新一轮动荡调整期。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变得更加迫切。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初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为多重危机叠加的全球局势提出系统方案。
从2013年出访期间提出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到2015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体路径;从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进一步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布局,到2020年倡导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再到2021年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一次次娓娓道来、一次次系统阐释、一次次真诚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中国主张激荡起全球回响。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面对持续的冲突动荡、饥饿贫穷、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人类对命运与共的感受更为强烈,“我们应当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8年多来,习近平主席41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如今,中国已同108个国家和4个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编织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云外交”,仅2021年以来,以电话、书信、视频等方式展开的外交活动就有百余次。纵横交织的外交足迹、不断刷新的“忙碌指数”,映照出一幅中国与各国命运与共、携手前行的恢弘画卷。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逆流,习近平主席强调,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面对全球治理遭遇的困境,习近平主席呼吁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强烈冲击,习近平主席主张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力促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凝聚起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出重大探索和原创性贡献。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说,习近平主席的思想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新的框架,“构建命运与共的未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在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眼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未来”
编辑:徐正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