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成佳镇立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从机构编制、政务服务、综合执法三个重点发力,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有效提升两项改革为民服务效能。
从机构编制发力,激发为民干事创业热情。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厘清镇与区级部门的职责边界,形成属地管理事项109项、法定行政权力事项116项、上级部门赋权事项48项、审批服务事项102项和行政执法事项226项“5张清单”。优化机构设置,在机构设置上重点突出特色城镇建设定位,将原来的“四办一所三中心”调整为“九办一所一中队五中心”,增设镇域建设管理办公室、特色城镇发展服务中心,满足特色城镇发展需要。加大编制支持力度,将成佳镇各类编制从原来的68名重新核定增加为107名,打破按人员身份分工定岗的界限,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按照“身份与工资不变,绩效与岗位挂钩”原则,实行以责定岗、竞聘上岗,有效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从政务服务发力,开创一枚印章集中审批便民服务。整合审批机构,优化升级成佳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行政审批办公室与镇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启用“成佳镇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整合服务资源,组建一支政治思想优、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综合窗口队伍,选优配强便民服务中心10人、服务站工作人员24人以及村级代办员102人,引导鼓励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窗口锻炼成长,扩大窗口人员来源渠道。缩短办理时限,首创全区智慧化便民服务大厅,承接各类审批服务213项,分门别类形成“一件事一次办”特色清单25项,缩短群众办事时间75%以上,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延伸服务网点,构建区、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设立村级便民服务室27个、便民服务代办点51个,通过实施政务服务一体化协同联动,实现便民服务体系由“镇口”“村口”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从综合执法发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整合规范执法队伍,组建一支40余人的综合执法工作队伍,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市场监管、应急、交通等领域的执法工作,推动从“多部门查多次”向“综合查一次”迭代升级。建立400平方米标准化综合执法指挥中心,整合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等多个智慧视频指挥监测系统,完善镇、村、组三级执法网格信息系统,变原来乡镇“看得见、管不着”到现在的“看得见、管得着、治得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场镇车辆秩序、规范商家经营、秸秆禁烧等6大专项行动,整治乱搭乱建40余处,整治冒店经营、游商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200余个,场镇秩序和镇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编辑:刘丽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