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语有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句话用来描述当前的中秘关系极为合适。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同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在秘鲁国会发表题为《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的演讲,演讲结尾处引用秘鲁知名作家里韦罗的名言——“真正的幸福在于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作为此次演讲的总结,表达了保持开拓的热情的重要性,说明始终保持这一热情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传递了中秘两国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在实现中国梦与拉美梦的道路上精诚合作,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更高水平发展,铸就携手共进的中拉命运共同体。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何塞·路易斯·布斯塔曼特·伊·里韦罗是秘鲁著名的作家、律师、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官,著述颇丰。他在1894年出生在秘鲁的政治世家,大学时代开始遵循传统形式写诗,更擅长于法律问题,1922年开始在大学任教授,曾因反对政府干预学校自治而辞职。1930年正式参与政治并先后担任司法、宗教和教育部长,驻玻利维亚大使等职,1945年当选为秘鲁总统,执政期间公民自由权得到提升,将秘鲁领海主权扩展至200海里,使国家逐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但该政府在1948年10月时被军人政变推翻,自此流亡海外,直至1956年才回到秘鲁。回到秘鲁后的里韦罗依旧保持着开拓的热情,1961年代表秘鲁加入海牙国际法院,1967—1969年担任海牙国际法院院长,1980—1989年期间担任秘鲁终身参议员直至去世。他无论身在何地、身居何位都始终保持着对写作的热情。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始终保持开拓精神的一生。
里韦罗的传奇经历使他和他的言辞对秘鲁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他的名言——“真正的幸福在于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既是对秘鲁可歌可泣的历史的总结,更是激励一代代秘鲁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早已融入秘鲁人民的血液之中,秘鲁人民反抗外来压迫的历史说明,只有保持开拓的热情,才能把握住真正的幸福。秘鲁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逐渐入侵秘鲁并在1533年建立殖民地。对此秘鲁人民进行了长达近3个世纪的顽强反抗,直至1821年圣马丁宣布秘鲁独立,圣马丁随之成为秘鲁的“护国公”,在秘鲁被称为“自由的缔造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具有开拓热情的秘鲁人民:“历史将永远铭记,19世纪初,英勇无畏的秘鲁人民为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独立后的秘鲁继续保持着开拓的热情。建国初期便制定较为开明的宪法,建立初步的政党体制和国家教育制度,解放黑奴、修建铁路,为国家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二战期间坚定地站在反法西斯阵营一边,二战后进一步完善民主体制,军政府逐渐被文人政府所取代。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更加繁荣、法治更加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升,在被视为美国“后院”的拉美地区奉行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始终保持开拓热情的秘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2017年联合国大会上被选举为2018—2019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秘鲁,西班牙语“老乡”一词专指中国后裔,中国广东话“吃饭”一词则为中餐厅的统称。中秘两国的民族性也必然存在某种相通之处,具有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即是其中之一。中华民族同样具有保持开拓精神和奋进的勇气,在农业、医学、建筑、历法等方面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引领着世界的发展。进入近代以后,中华民族依旧保持着开拓的精神,从五四运动到建立新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种开拓的热情使中国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得不说,中国人民所具有的这种开拓进取、顽强奋进的精神与秘鲁人民保持开拓热情的精神具有很强的共通点。而且,在中华文化中,与“真正的幸福在于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这种激励之词具有共通之处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成为激励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福”等等,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所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高度上,以宏大视野对中国人民的奋进史、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的精准概括,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继续保持奋斗的勇气与毅力。
中秘两国保持开拓热情的传统,在双边关系纵向深化、区域合作横向扩展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中秘两国作为相距万里之遥的“邻居”,是相互信任的好兄弟、共同发展的好伙伴、共担责任的好朋友,在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目前,中国是秘鲁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秘鲁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由贸易的拉美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人文交流在中秘两国合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1/10的秘鲁人有中国血统,使得中国元素成为秘鲁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两国人文交流奠定重要文化基础。2016年两国签署互设文化中心谅解备忘录,目前中国在秘鲁天主教大学等处已经设立了4所孔子学院,2020年湖南省博物馆开展了“秘鲁古代文明展——探寻印加帝国的源流”,这为中秘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舞台、为中秘文化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中秘人文交流为两国民心相通提供重要契机,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积极向秘鲁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受到秘鲁各界广泛赞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与发展。同时,秘鲁在开拓中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合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19个拉美地区国家参加了“一带一路”倡议。中拉文化交流涵盖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诸多领域,2016年举办“中拉文化交流年”、中拉文明对话论坛、中国—拉共体高级别学术论坛等人文交流活动此起彼伏,拉美地区“中国热”、中国“拉美热”蓬勃发展,翻译出版、学术交流、媒体对话初显活力。
当前国际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际秩序、国家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里韦罗的名言意在鼓励秘鲁等拉美各国能够勇于开拓创新、排除万难,在国际合作上推动中秘、中拉合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名言,既要深刻体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想要表达的深意,也要以“他山之石”攻“玉”,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保持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热情与激情谋求人生的幸福。
编辑:徐正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