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珍稀动物喜提“降级”,生态文明建设还得“升级”

2021-10-12 00:00

0

大熊猫“领衔”一批珍稀动物陆续“官宣”保护等级降级,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交出的一份生亮眼“成绩单”。

  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度,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必然需要艰辛的探索。把时间标尺放到40年前,可以清晰看到当时不少野生动物的处境并不乐观——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仅1114只;1981年朱鹮被重新发现时种群数量只剩下7只;亚洲象在上世纪80年代仅有180头……

  单个物种保护等级降级很难得出生态系统好转的结论,但如果有一批物种降级,则可以证明生态系统好转。如今,好转的局面已显现:大熊猫、藏羚羊成功降级;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5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达到300头左右……

  降级的背后,是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逐步提升。两个例子生动鲜明:上世纪80年代,可可西里涌入的大量非法偷猎者,几乎对藏羚羊造成灾难性打击。而截至目前,可可西里已12年无盗猎;今年体验“团宠”待遇的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在110多天的北迁南归间,享受到人们的默默守护与网友广泛的关注,带来一场生态文明教育“直播”。

  但是,从全球看,生物多样性依旧呈现加速丧失的趋势;从我国看,非法猎捕、买卖野生动物的情况依然不绝,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较低、完整性不够、生态廊道不畅等问题依旧存在。只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升级”,才有更多的珍稀动物保护等级“降级”。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白佳丽)


编辑:王垚秋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