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洛隆县企业负责人泽仁顿珠讲述:
拓产品销路 帮老乡致富
小小一粒青稞,如何形成致富的强劲动力?这几年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以前,我们的食品厂只是一个小作坊,唯一的产品就是水磨糌粑,东西粗糙,卖不上价。后来,我们几个负责人一合计,决定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丰富品类。
炒青稞、水磨糌粑、糌粑饼干、青稞挂面、青稞糕点、米汉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洛隆县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已经有了许多青稞制品。曾经一斤只能卖几块钱的青稞,如今一斤已经能卖到近20元。公司现平均日产水磨糌粑5000斤以上,2019年全年产值达620余万元,利润足足有160余万元。
收获最大的,还要数工厂里的贫困户。咱们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之前一共有3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贫困户的年收入已经超过3万元,个个都实现了脱贫,大家现在摩拳擦掌,等着致富奔小康嘞。
桑丁在厂里工作好几年了,刚来的时候,他没有固定收入。来了食品公司后,他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刚开始,他负责饼干包装,因为没有经验,工作效率比较低。为了干好工作,他每天傍晚6点多还主动留在车间加班,学习包装技巧,每天都要多干一两个小时,直到天黑才离开。没过多久,他的手艺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凭着这股志气成功地脱了贫。如今他干劲十足,随着公司产品越来越多,家里的生活也能越来越好。
产品多了,我们就寻思在销售上下更多功夫,把产品卖得更远。这几年,在福建等援藏队的帮助下,我们的产品已经摆上了沿海地区的商品柜台,销售结果很不错。去年“双11”,我们利用网购热潮,首次在洛隆、昌都、拉萨、成都四地举办联谊特色产品展销会,实现当日线上线下销售额达25万余元。这种销量,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次“触网”让我感触很大,之后,我们还希望开通抖音、淘宝直播的账号,让更多人看到咱们洛隆青稞特色产品,让它们卖到大江南北,也让咱们几十个兄弟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本报记者 徐驭尧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11日 14 版)
编辑:刘丽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