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三、四年,开发商一拖再拖,今天终于拿到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了,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张大哥拿着法院的司法确认裁定书高兴的说。近日,贡井法院采取联调联动机制成功化解一小区多年积案,依法维护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信访联处疏导合作机制
今年2月,贡井辖区某小区业主10余人集体到区信访局反映,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拖欠小区业主房屋面积补差款和应退税款好几年,业主们多次找到该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求退款,房地产开发公司一直以资金困难为由拒不支付。了解情况后,区信访局初步判断为涉诉纠纷,遂启动与区法院建立的信访联处疏导合作机制,及时对接法院。
诉讼辅导机制
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即选派专人跟进情况,据了解,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自2015年起共拖欠该小区300余名业主房屋面积补差款和应退税款共计80余万元。鉴于此,法院开通绿色通道,组织专门团队对小区业主开展诉讼辅导,告知其诉讼执行风险及多元纠纷化解方式的优势。小区业主们经过考虑,均同意法院将案件委派给所属辖区长土街黄泥坳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之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将案件诉前在线委派给长土街黄泥坳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
诉源治理联调机制
针对辖区群体性纠纷,长土街黄泥坳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立即启动诉源治理联调机制,邀请“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的驻站法官共商化解方案。驻站法官在调解技巧、诉讼风险引导、司法确认和情绪疏导等方面给予了专业意见,人民调解委员会在驻站法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调解工作,经过与双方当事人的沟通,现已有84户小区业主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达成调解协议:房地产开发公司于今年5月31日前付清所拖欠的房屋面积补差款和应退税款。
人民法院在线调解机制
结合疫情防控的要求,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调解员开通视频调解在线调查核实情况,切实减少当事人的解纷成本。同时为巩固调解成果,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向法院在线申请司法确认,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
近年来,贡井法院抓前端、治未病,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创新诉源治理工作机制,通过设立“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站等平台凝聚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着力打通诉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努力降低人民群众的解纷成本,切实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编辑:刘丽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