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墨玉县巴夏克其村第一书记刘波:
做到应保尽保 不让群众掉队
“刘书记,我刚从乌鲁木齐复查完回来,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4月3日,村民萨伊普妮萨罕·麦提托合提一见到我,就迫不及待地和我分享她的好消息。
萨伊普妮萨罕一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的爱人没有劳动能力,儿子还在上学。去年10月,作为家里唯一劳动力的她,在全民健康体检中被查出患有宫颈癌,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增加了新的负担。
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告知她,贫困户可享受“绿色通道”就医、“先诊疗后付费”和大病保险等政策,并帮她办理了转院证,使她顺利住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治疗费用高达10万余元,萨伊普妮萨罕只掏了3000元,报销比例高达95%以上。
巴夏克其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村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患病者等特殊贫困人口有75人,其中和萨伊普妮萨罕一样,因患大病失去劳动力的有11人。
脱贫路上,我们要做到应保尽保,不让这些群众掉队。而应保尽保的前提,就是精准识别。一直以来,我们对享受社会保障政策的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今年3月,我们在往年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对全村老年人、残疾人、大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了摸排梳理,详细归类登记、完善更新台账。
目前,全村有114人享受养老金、32人享受残疾补助、378人享受低保,新增享受低保人数99人,其中就有萨伊普妮萨罕。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后,她很激动,“生了这么大的病,我们基本没花钱,现在还能领低保,感谢党的好政策!”
2020年,巴夏克其村的脱贫任务很艰巨,但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期,越需要我们下足绣花功夫。接下来,我们会拿出更有针对性和更加个性化措施,继续对特殊贫困群体实行精准帮扶,进一步织牢精准救治网。除了保证精度,还要兼顾温度,我们会经常与他们谈心谈话,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生活的信心,和巴夏克其村的其他村民一道如期脱贫!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08日 13 版)
编辑:刘丽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