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再努一把力,争取早摘帽(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云南)

2021-09-21 00:00

0

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大沟村第一书记彭杰:

  改善医疗条件 防止因病返贫

  一场大病,拖垮一个家庭。没有健康,就难有小康。在贫困村,健康扶贫最主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群众看得起病;二是尽量方便贫困群众就近就医。

  让群众看得起病,全民医保是关键。去年,村里杨尔史一家才两岁多的孩子金富贵突然发烧乏力、心跳过快。孩子母亲晚上11点多抱着金富贵到村委会求助,我连夜带他们赶去乡卫生院。测心电图、照B超,卫生院对症下药,金富贵病情好转。乡卫生院联系好了绿色通道,清早我们一到县医院就做了检查,确诊金富贵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建议进行手术。

  担心孩子病情恶化,当天我就陪杨尔史一家赶到了昆明。第二天就办妥了挂号、住院,帮他们一家安排好,我才返程。手术很成功,金富贵告别了先心病。

  去省里做手术,费用3.1万元。对于并不富裕的杨尔史一家来说,不是笔小开支。好在我们村医保全覆盖,回到宁蒗后,医保报销了两万元;红十字会有专项救助,我帮他们家申请了6000元。他们家实际医疗支出降到了5000元。

  治疗期间,杨尔史家少了务工收入,担心返贫,我们给他们家里三个人办理了低保兜底、安排金富贵的母亲从事公益性岗位。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帮扶,杨尔史一家不用担心因病返贫。

  健康扶贫不仅是让群众看得起病,更重要的是改善村里的医疗卫生条件。

  我们大沟村一共390户村民,1/3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由于村里的卫生设施不达标,群众遇到小病就熬,实在熬不住进城看病时,往往小病已经熬成了大病。有些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丧失了劳动力;而不小的医疗开支,足以拖垮大多数家庭。

  治疗发烧感冒这样的小病,最管用的是村医。以往卫生室条件差,村民不相信村医。这几年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改建乡村卫生室、增加医疗设施,基础药物种类从60多种增加到80多种,村民看病拿药更加方便。通过加大对村医的培训,为老人、儿童、慢性病人等重点群体签约家庭医生,进行定期体检,及时了解村民健康状况,防止一发病就是大病,降低村民的健康风险。

  (本报记者 杨文明整理)


编辑:刘丽媛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