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交警大队在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工作中,针对基层交警大队特点,认真查找执勤执法和内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瑕疵,积极推行与群众密切接触的违法、事故处理窗口“四化”标准,强化“服务、规范、亲情和人性”管理模式,助力队伍规范化管理再上台阶。做法是:
一、力推窗口服务精细化。一是抓好“六个环节”,即抓好接处警环节;抓好立案受理环节;抓好采取措施环节;抓好执法处罚环节;抓好执法方式方法环节。二是积极推行“三多”即要求民警在执法活动中多一些温馨提示、多一些温馨告知、多一些亲近提醒,规定民警使用规范执法语言、统一行动指挥,做到言行得体、举止得当。三是做好“十个一”即:讲好一句话,穿好一身警服,敬好一个礼,开好一辆车,站好一个姿势,写好每一个字,开好一张法律文书,接好一起警,处理好一起事故,接待好一名群众。狠抓警容风纪、窗口服务、办公秩序、内务卫生和文明用语等方面的统一规范,培养民警良好的执法形象。
二、力推内务管理规范化。一是抓接处警,大队成立专职“122”接处警人员和现场处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规范接处警,接处警人员配备并使用执法记录仪,值班备勤人员在岗在位并佩戴齐全单警装备,处警车辆按规定配备齐装备,所有装备保质不过期。二是抓执法办案场所,要求执法功能区按照规定管理、使用,做到“四个一律”,民警按照规定规范着装,办公区内车辆、物品摆放整洁、有序,环境卫生干净舒适。三是抓内部安全,枪弹必须按照规定分离规范管理,加强所内外环境和值班安全管理,做到门有人看、物有人管、响有人应,杜绝安全隐患、漏洞,确保万无一失、绝对安全。四是规范资料台账管理,要求所有工作资料台账必须规范齐备、流程管理、存放到位,不得乱丢、乱摆、乱放。特别是接处警登记、值班备勤记录等资料台账,必须记录内容清楚、要素齐全、规范合法、善始善终,不得缺漏遗失。
三、力推执勤执法亲情化。大队在事故、违法及车管窗口试积极推行“三心”服务。一是窗口办事“热心”。在违法处理窗口中推行“五个一”服务,即:一接电话问好,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开水暖心,一句好话相送。在服务窗口更新了办事指南,全员实行首接、首问负责制。在外勤民警中提倡纠正违章先敬礼,使用文明用语,开展人性化执法,坚持有难必帮,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的意识。二是接受咨询“耐心”,要求窗口民警在工作中认真细致的对待每一项工作,面对群众提出的法律咨询问题,都会准确、耐心、细致的回答,消除群众困惑和疑虑,给群众满意答复,做到服务“耐心”。三是宣传法律“贴心”,通过交通事故展板、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发放宣传资料、办安全宣传栏等形式,利用广大农村群众赶集等机会,积极有效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努力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力推工作目标人性化。一是抓制度,针对辖区道路交通发展和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制订完善8条包括执勤执法规章制度、信息化目标任务及考核方案、内务管理考核制度。每一项制度的建立,坚持全体人员共同起草,共同修订,共同遵照执行。二是抓实效,在制度建立上,不搞花架子,做不到的不订,订立的就必须执行。制度简洁明了,语言规范,易于操作,注重实用。同时,对制度的落实,一折都不能打。三是抓执行,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注重各种制度的落实,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三监督,使各项管理制度入耳、入脑、入心。同时把检查考评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严格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对因执法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乱作为等原因造成群众上访的,大队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办案民警的责任。(区交警大队)
编辑:王垚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