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贡井区坚持把学史力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着力在“办实事”上下功夫、在“为民服务”上践初心、在“推动发展”上见实效,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民办事的实效,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领导带头问需于民。坚持抓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扎实开展走基层“六深入”活动,区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环保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赴联系指导镇(街道)和分管领域开展“六个一”活动,以“关键少数”带领全区党员干部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全区25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领办民生项目53个,已完成28个,涉及修建生活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实施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延伸改造、修建村道、整治坑洼不平道路等,解决了污水外溢、村民出行难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区科级党员领导干部领办民生项目779个、已完成400余个,全区各单位为群众办实事1200余件。各基层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箱等方式,面向社会开展“开门问计”活动,征集意见建议和群众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立足实践服务于民。切实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等五个方面32项重点内容办实事,扎实开展“党旗一线高高飘扬”“西城先锋行动”等活动,设置党员先锋示范岗270余个,组建“环境保护队”“疫情防控队”“森林防火队”等志愿服务队110余支,采用“群众点单、村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模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党员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为居民群众开展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实施盐都未来工程、卫生健康保障工程等公共服务“五大工程”,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60余场次,发放创业补贴10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12万元,为254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2.96万元。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大力推广“天府通办”,深入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梳理公共服务清单事项内容,形成156大项346小项本地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做好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关爱行动,为烈士家属悬挂光荣牌123个,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省模范退役军人等69名优抚对象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6.5万元。
推动发展惠利于民。以落实一批重点任务、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办理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信访问题、建强一批基层组织“五个一批”为载体,推进腾凤无人机、蜜蜂飞机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促进海川实业、中电科等企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项目攻坚三年行动,坚持“三抓联动”“四重并举”,统筹推进市老年病医院一期工程、张伯卿公馆、枣子园安置房、贡井中医医院业务用房、旭水河南岸湿地公园等民生项目47个;出台2021年贡井区民生实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细化7大类13项民生及社会事业实事,重点推进新建公办幼儿园、文化站升级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监测等民生实事10项;开展信访工作百日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县级领导一线接访活动,强化矛盾纠纷线索和隐患源头排查,实行“信、访、网、电”四类上访方式“日梳理、周提炼、月排查”台账化管理,做到抓早抓小,源头治理;开展“两新联乡村·党建助振兴”等活动,积极培育引进“盐都时代悲鸿文化中心”、灵犀义工、“幸福人”等社会组织111个,打造“悲鸿创新教育中心”、卓逸商圈“红色业联体”“红梅法官工作室”等行业品牌12个,为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叶早菊)
编辑:孔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