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党史学习教育】探求新型社区治理 贴心为民解难题

2021-08-06 10:53

0

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位于城市郊区或边缘地带,呈现出治理结构交错、社会形态多元、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是基层治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我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分类指导、鲜明问题导向,切实提升新型社区治理水平。


理顺治理架构

聚合参与新动能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激活基层党建“红色细胞”;落实县级领导包点联系新型社区点位制度,实现干部“零距离”接触群众、点对点服务群众;联动辖区企业党支部、相邻村(社区)党组织等联建功能性党组织、党建联盟,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协同把关、重大事件处理共同在场等机制。二是建强治理队伍。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培育本土社工人才2人;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夯实“一社一警”“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网格员、治理专干4支治理队伍力量;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鼓励动员社区居民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参与社区服务。三是培育自治组织。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挖掘社区各类人财物资源,组建邻里矛盾调解服务队、治安巡逻队、设施维护维修服务队、先锋志愿者服务队等10余支自治组织;针对停车难、停车乱、出行堵等问题,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增强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优化服务保障

推动社区品质新升级

一是完善党群服务阵地。强化新型社区阵地建设,科学合理设置办公、服务、活动、拓展四大功能区,打造党员书屋、老年棋牌室、红色放映厅、暖心厨房、远程亲情交流等温馨站点,实现便民、娱乐、教育等一体化服务,提升阵地服务水平。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联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商家资源,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实现与群众个性化需求精准对接;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未成年人活动室、红色放映厅等服务载体,共同开展茶话会、儿童读书会、绘画班等文艺活动50余次。三是创新参与治理载体。打造“线上交流+线下服务”融合治理发展新模式,组建钓鱼队、跑山团等文体协会,吸纳党员、干部、文艺爱好者50余人,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有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畅通服务路径

激发社区发展新活力

一是投入稳定保障机制。研究制定支持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保障措施,构建多元投入、集约高效的保障机制,提高新型社区干部待遇,落实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运行经费;实施《贡井区社区社会组织增能计划试点方案》,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二是提升服务品质成效。通过“传帮带”等单位结对形式,扩大新型社区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供给,全力打造“品质社区”;完善新型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创新红色放映厅等载体开展邻里互助活动,打造社区院坝文化。三是突出典型示范引领。明确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专项整治问题,采取“一社区一治理”模式分类施策,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社区,创新探索棚改社区治理模式和路径。(叶早菊)

编辑:孔云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