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在即。6月24日下午,记者搭乘高铁公交快线G1路,从汇东公交枢纽站出发,途经丹桂大街、东兴寺、三八路、东盐都大道、东环线,最后到达高铁综合枢纽站,全程耗时40分钟。
“该线路将按照全国标准化服务示范线路标准,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公交精品线路。”自贡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铁公交快线G1路单程长度15公里、每人次二元票价。具体运行时间将按照高铁站运营时间及各线路时刻表,确定首末班车发车时间及班次作业计划。
修长的车身、精美的涂装、人性化的设计、简洁的内饰……专门为该线路服务的20台双开门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首次亮相盐都。该车型充分利用智能运调平台、4G视频监控和通信载体,发挥智慧公交的作用,把线路信息嵌入掌上公交,强化信息发布,车辆在其运行线路上将实时显示到站时、距离,方便乘客自主安排时间。
车行一路,先后停靠汽车客运总站、兴大数码广场、市政府、广电大厦、泰丰大厦、蜀光中学、三八路、东源半岛、和平小学、文化艺术中心、垇店、王家坝、姚坝、高铁广场西、高铁广场东等15站。其中垇店、王家坝、姚坝为路中式准BRT站台。
记者了解到,在驾驶员配置上,自贡公交集团挑选出综合素质高、优质服务好,近三年无交通安全事故、无责任性投诉、服务星级三星级以上的20名优秀驾驶员执乘,并将从安全、客运、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考试和实操演练。
来看看,双开门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有这些“特长”——
1、双侧开门,双向上下:左右侧四开门车辆,满足高铁连接线路中式准BRT站台设置要求,同时兼顾其他道路路侧式站台上下乘客需要;
2、绿色低碳,超长续航:采用宁德时代最新电池技术,配置大容量电池(255度),满载状态下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
3、文化植入,更有品味:车身以绿色为底色,采用设计专家设计的彰显自贡盐、龙、灯元素的图案,车内视窗同步植入“盐、龙、灯”文化元素;
4、人性设计,人文关怀:采取低地板配置,配备残疾人辅助装置,让残障人士及老幼乘客上下车更加方便;
5、主动升降,适应性强:具备车身升降以及侧倾功能,在遇到涉水、坑洼路面时,驾驶员可将车身升高4厘米,同时可灵活调整车身倾覆角度,适应不同路况;
6、注重可靠,更加安全:除了常规安防设施外,配备坡道辅助防溜技术、停车自动制动技术、驱动防滑技术、EBS制动系统、电池仓自动灭火等技术,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超速管理系统,保证乘客及行车安全;
7、智慧服务,智能支付:采用与高铁、地铁相同技术的智能导乘、智能语音报站、电子预报、掌上公交,实现智能调度,实现与国内260多个城市公交卡互联互通,受理微信、支付宝、银闪付等移动支付;
8、乘坐舒适,操控性强:车内空间大,配置冷暖气,设施完善,乘坐舒适;配置现代驾驶室,驾驶员加热升降座椅,无级变速,操控性强。
来看看,BRT站台是什么系统——
作为城市重要交通线路上的主要节点,不仅是我市新增的交通功能设施,也是城市景观项目中体现古老盐都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时尚元素。
记者了解到,快速公交系统全称为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
“它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便捷、舒适和快速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自贡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BRT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运输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式运营服务的客运系统。
“BRT公交站直观来讲,就是在道路中间做两个公交专用道,公交站点会设在路中央。”该负责人介绍,站点的建造过程包括站台基础的浇筑、钢结构的焊接,到外立面的拼接、智能化系统的安装调试等。在正式亮相后,新站台将采用安全门、闸机、高清视频监控、乘客信息服务、数字广播等智能化系统。
与之匹配的高铁快线公交车将根据站点位置确定开启左侧或右侧车门,并仿高铁、地铁运行模式通过语音和导乘屏提前告知乘客,最大程度方便乘客上下车。其中,闸机将集成公交IC卡、投币等检票方式,同时支持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移动快捷支付,为乘客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
记者 罗乐 何山 熊丹
来源:自贡网
编辑:王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