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盐都红色故事】杨量衡:牺牲在奔赴井冈山途中

2021-06-05 17:39

0

人物小传

杨量衡(1908—1928):四川自贡人,1908年农历冬月初二出生在富顺县舒坪乡狮子村(今自流井区舒坪街道)。童年时期先后在私塾、树人学堂小学部就读。1924年在川军第九师于宜宾举办的团练干校学习。1925年任川军第三师护卫营一连见习排长,1926年任川军新编十三师排长。参加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招考被录用为教导团学兵营排长。1927年7月,随军东征;8月,参加南昌起义;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2月15日,为掩护部队奔赴井冈山,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0岁。

“好男儿当执干戈以卫国”。这是16岁的杨量衡立下的志向。1928年2月15日,为掩护部队奔赴井冈山,在突破国民党军重围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杨量衡从小读书勤奋努力,在树人学堂小学部读书时接触新学,尤为热爱。1924年,刘文辉的川军第九师驻防川南。为控制区内地方武装,掌握各县团练,并利用地方经费为其扩军培训初级军事干部,便在宜宾地区设立了团练干部学校。彼时,杨量衡被保送到团练干部学校第二大队进行正规军事训练。期间,每当同陈章文、刘世民等好友谈及国事,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杨量衡总是满腔怒火,又对当前军阀混战的局面倍感彷徨。

陈章文劝慰杨量衡,“你还年轻,可以再去读书。”杨量衡却斩钉截铁地说,“好男儿当执干戈以卫国,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开始表露出他的志愿和爱国主义思想。

1925年初夏,杨森发动所谓的四川“统一之战”,刘文辉被迫放弃川南,宣布团练干部学校提前毕业。当时,学生愿意随军,可向师部报到,如愿回乡,也可向县公署报到。

杨量衡对刘文辉部驻防家乡时竭泽而渔的掠夺极其反感,因而不愿随军,但他又不愿回乡办团练。举棋不定之际,他同几位好友商议,决定静观这场混战,待有结果后再决定去留。

1925年8月,杨量衡前往杨森的川军第三师护卫营一连,寻找堂兄杨续云谋求差事。由于杨量衡刚从军事学校毕业不久,杨续云便报请师部,派遣他在自己所在连队任见习排长。同年11月,第三师被王陵基夺占,杨续云离职,杨量衡随即离开部队。

1926年夏,杨量衡来到万县,在杨森的新编十三师部队里任排长。同年冬,杨森妄图突袭武汉,十三师所部进驻湖北沙市,被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二师击溃,杨量衡再次离开杨森的部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湖北成为了革命的中心。

杨量衡到汉口时,正值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招收初级军事干部,杨量衡应考被录用,担任教导团学兵营排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调集部队由南京溯江而上,向武汉施压。7月,叶挺的第十一军和贺龙的第二十军,由武汉开往江西九江东征讨蒋。随后,贺龙、叶挺、叶剑英在甘棠湖小筏子上密会,决定率部开往南昌。

杨量衡随部移师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9月,部队撤退转移,进驻湖南桂东、汝城时,经介绍,杨量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2月11日,杨量衡随部参加了广州起义,后又参加了会昌、潮州竹竿山等战斗。

在会昌战斗中,杨量衡不畏敌人机枪扫射,奋不顾身,血战半日,终于转危为安,取得胜利。部队在转移途中,与朱德率领的第九军余部相遇,统一编入朱德部队,杨量衡任警卫连排长。随后,部队转移到韶关西北三十里的犁头铺进行休整。

为取得武器装备,经党组织联系和做工作,朱德所部编入范石生的十六军,番号为一四O团,后整编为工农革命军,杨量衡任直属特务连排长。1928年1月,国民党发觉朱德部队隐藏在十六军,欲前往逮捕。朱德随即以野外演习为名,率部撤出韶关犁头铺北上。先后在广东仁化、董塘、乐昌、坪石和湖南宜章一带,与敌展开游击战,并建立了宜章苏维埃政府。

同年,国民党许克祥所部向宜章进逼,党组织决定部队向江西根据地转移。2月15日清晨,杨量衡随直属特务连出发,抢占摺岭高地以掩护部队奔赴井冈山。傍晚时,这支先头部队被许克祥部截住去路困在摺岭,在突围作战中,杨量衡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二十岁。(来源:自贡网)

编辑:王勇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