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用平凡的付出铸就伟大。
回忆起2020年开头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刚刚获得四川省卫健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刘锐,目光里依然充满无畏和坚毅。
在这场牵动人心,没有硝烟的“战场”中,自贡市贡井区卫健系统全体人员逆行而上、勇挑重担,通过他们的艰辛付出,贡井区保持确诊病例零发生、集中隔离人员零确诊、医务人员零感染,实现自贡市唯一的“三为零”。
“不辱使命,将疫情防控扛在肩头、牢记心上”
作为贡井区卫健局副局长和全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农村工作组、外事工作组和冷链物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的副组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刘锐带领全区卫健系统人员顽强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责任和担当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他牵头成立疫情防控专家组,制定总体防控方案、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肺炎防控流程图等,从安排决策到协调工作,从指挥部署到后勤服务,从疫情研判到风险评估,全力指导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严把输入监测关口、精准掌握人员信息、规范设置留观点、规范疫情防控处置、加强基层防控指导是关键”,在疫情防控工作会上他反复强调、叮嘱。正是这样不断的要求,全区卫健人将疫情防控扛在肩头、牢记心上。
大到医院、留观点,小到固定监测点,都有他的身影,白天到医疗机构督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晚上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和制定文件、方案。
“这是国家和人民交给我们的艰难又光荣的使命,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不负百姓厚望、国家重托!”刘锐一脸坚定。
“仍会选择坚守岗位、冲锋在前”
夜已阑珊,万家灯火璀璨若星,街道社区、卫健系统、公安系统等一行人来到新冠密切接触者余某楼下,这是一场与死神的博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余某常年在外地工作,难得趁过年回贡井与亲人团聚,刚进家门却收到了自己要被隔离观察的通知,一时难以接受。“帮帮忙,给我想想办法,不要隔离我,我和家人好不容易见一面啊!”或许是疫情让人变得格外的脆弱敏感,门刚刚打开,余某的眼泪一下子绷不住流了出来,因为他不知道“密切接触者临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到底是什么情况…
刘锐和工作人员深知,不解释清楚集中隔离的意义,余某的心病就无法消除,这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煎熬。如何获取余某信任、使其配合工作,是当务之急。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不能心软,就越要给余某解释隔离的必要性,以及集中隔离点的规范性,“正是出于对家人负责的态度,才请你接受隔离观察,你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安排!”刘锐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不知不觉,苦口婆心的劝导工作已经开展到凌晨一点,所有人的身体开始吃不消,口干舌燥但不能喝一口水,N95口罩佩戴太久导致缺氧、胸闷,呼出的水汽凝结在护目镜上。刘锐带领工作人员依然坚持着,耐心地向余某讲解,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执拗的余某终于理解了大家的用心良苦,担忧也逐渐烟消云散。他明白了在当前形势下,配合集中隔离,就是对家人最负责的做法!最后,余某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前往临时集中医学观察点接受隔离观察。
“当疫情来临的时候,看着一个又一个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新闻,我们也会害怕、会担忧。但面对未知和恐惧,我们仍会选择坚守岗位、冲锋在前,这是一名党员的本能。”刘锐的一席话,让人动容。
“这个年,得过成‘战时状态’了”
时间回到去年1月,刘锐在回家路上接到紧急电话,得知贡井区新冠第一例密切接触者需要送临时集中医学观察点隔离。“当时我就知道,这个年,得过成‘战时状态’了。”
临走前,他告诉孩子,“爸爸去打怪兽了,你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五岁的女儿点点头,“爸爸加油,回来陪我去外面玩。”看着懂事的女儿,他心里酸酸的。然后,他带头取消休假,转身奔赴战场。
这一转身,就是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40多个日日夜夜。
最近的刘锐,会议依然满满当当,采访途中又临时接到会议通知。桌子上堆叠着厚厚的文件,关于疫情防控、冷链物流疫情防控工作,外行人看着眼花缭乱如乱码一般,这位曾是学习计算机管理与应用的“门外汉”却早已游刃有余。
得知自己获得四川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后,刘锐并没有表现过多的惊喜。他的一天,依然不能停下繁忙脚步。
简单的吃饭常常会因为抗疫和接种新冠疫苗工作而停下,这时母亲会在一旁发牢骚,“工作是有好忙哦,至不至于吃饭还打电话,饭都凉透了”,他抿嘴笑了笑,眼角布满了细纹。疫情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奋战。
他盘算着,“等疫情结束了,周末有空就多陪陪女儿,带她去旅游增进一下父女感情”。(程洁 帅玉洁)
编辑:王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