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贫苦 勤奋向上
苟永芳,又名方明、方铭、王明远、尹大成,四川富顺上坵镇(今贡井区筱溪街道)鹅儿沟人,1908年3月2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摆摊设担的理发工人家中。苟永芳的父亲苟建文常年在筱溪街、新拱桥等地为人理发,终年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劳累。
1914年,苟永芳6岁时,其母亲在贫疾交加中含恨去世。苟永芳的母亲在临终时,叮嘱苟建文:“把幺儿送学堂,读点书吧,不要像你做被人瞧不起的剃头匠。”苟建文眼含泪水,点头答应了妻子的最后嘱托。就这样,父亲宿衣减食硬是把苟永芳送进了教会办的“福音堂”读初小。
懂事的苟永芳读书十分刻苦,常常是读到深更半夜,才吹熄煤油灯上床睡上两三个小时。苟永芳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所读的书往往过目不忘,被“福音堂”里的老师称为“神童”。
苟永芳初小毕业后,考进了自流井雨台山基督教会办的华西高级小学校,成为了一名毕业后必须为教会服务以偿还贷款的“贷费生”。初到自流井的苟永芳眼界大开,既目睹了达官贵人们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奢侈,又目睹了贩夫走卒们,面黄饥瘦,衣不掩体的饥寒。苟永芳不禁为这社会的不公平而愤懑。
今日贡井
此时,正值“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波及自贡地区。年仅11岁的苟永芳初露锋芒,己经担任了华西小学学生会主席。他在进步教师的启迪下,逐步认识到人民不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处于日趋沦为“亡国奴”的险境。他率领学校同学上街游行示威,“反对廿一条!”“还我青岛!”“抵制日货!”等革命口号声,响彻古老的盐都大地。
1921年夏,苟永芳参加了因教会校长失职造成学生衣物被盗及侮辱中国人民而引发的爱国斗争。他与师生们一起先后印发《宣言》七次,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教会校长迫令师生离校。 苟永芳宁肯不再享受“贷费”待遇,靠师友资助,和进步师生一起愤然转学到东兴寺小学继续就读。
1922年初,恽代英率领泸州川南师范师生巡回讲演团来自贡进行社会调查和宣传革命,应邀在东兴寺小学做了一次鼓舞人心的讲演。苟永芳如饥似渴地倾听后,深为恽代英那浅显易懂的革命宣传所感染。同年秋,小学高小毕业后的苟永芳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凑了12块大洋,与几个同学一起到荣县中学应试,被录取为荣中第十四期学生。在荣县中学,苟永芳因成绩优异,思想进步,在同学中威望颇高,不久即担任荣县中学学生会主席和荣县学生联合会主席。
投身革命 勇于斗争
1926年,成都高等师范从成都大学分离出来,重新招收新生。苟永芳在荣县中学毕业后,经人劝说随即报考,被录取入了高师学校英语部。
入校不久,苟永芳和同乡张博诗、王楠、张湘、罗继含、艾宇眉等人互相引以为革命同志,以“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要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兴衰存亡”与同学们共勉。
苟永芳加入了刘愿安、张秀熟、袁诗尧在高师领导的政治团体“导社”。“导社”是秘密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进步组织。当时,“导社”以国民党左派政治团体公开活动,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在该校组成的“惕社”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苟永芳和张博诗等人加入“导社”后,担任了主要领导职务,与进步同学雷显扬、苟祥柯等组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1927年8月,苟永芳在高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1月,即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的苟永芳任团川东特委书记,他更是以百倍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事业中。
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苟永芳在高师领导“导社”开展政治斗争的同时,还带领“导社”同学积极参加了中共川西特委领导的“争取教育经费独立”“反劣币斗争”和支持省立一中拒绝国民党右派分子杨廷铨就任该校校长的“择师运动”。1928年2月14日,省立一中学校为反对杨廷铨武装接管学校,众怒之下将杨打死抛入井中。中共川西特委分析了当时的斗争形势,认为军阀刘文辉必定会进行血腥报复,便通知苟永芳、张博诗、袁诗尧、周尚明等骨干暂时回避。2月16日惨案发生,未及时撤离的张博诗、袁诗尧等14名中共党员及共青团员,壮烈牺牲于成都下莲花池。苟永芳因为外出,幸免于难。
负重远行 矢志不渝
随后,幸免于难的苟永芳化名尹大成,受中共川西特委派遣,到彭县任中共彭县特支书记。到彭县后,苟永芳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开展工作。首先,他从整顿党组织入手,先后两次召开党员骨干会议,用成都“二·一六”惨案的事例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其次,开展组织工人、农民运动,发动工农群众团结起来,反对地主加租加押,反对资本家残酷剥削。第三,积极准备武装暴动,夺取地方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经过短时间的整顿,恢复了党的组织,并建立了一批工会和农会组织。在全县发展党员达到80多人,彭县特支改为县委,苟永芳因卓越的工作业绩被任命为县委书记。
万县“九五”惨案
1928年10月,苟永芳调任中共川东特委宣传部长兼共青团川东特委书记。他坚决执行党的“六大”决议,积极开展工作,使川东的团组织得到很快壮大和发展。1929年5月,苟永芳调团省委工作。10月,团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苟永芳在大会上作了筹备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他为团省委委员。1930年8月,党团工会合并为各级行动委员会,苟永芳任省“行委会”的秘书。同年,他领导了成都北门外独轮车工人罢工斗争。1930年底,省“行委会”撤销后,苟永芳任团省委书记。
1931年8月,苟永芳奉命调到中共四川省委工作,由余国桢接任团省委书记。1932年,苟永芳目睹当时处于险境的四川革命形势,曾大声疾呼:“为什么暴动一次,失败一次?”可惜由于当时种种历史的局限,中共四川省委无法从政治路线、斗争策略上去找到圆满的答案。
1933年,苟永芳担任了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长职务,他擅长的工作之一就是宣传工作。1931年以后,省委许多宣传鼓动性的小册子、传单,都是他亲手撰写的。他写出了党向群众阐述的革命道理,写出了群众心里要说的话。他还编写一些反映市民反战、士兵厌战的生动小唱本,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军阀们为之大为恼火,而革命群众为之欢欣鼓舞。1933年10月,省委书记廖世民(廖恩波)去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出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并留苏区工作,苟永芳(化名方明)代理省委书记。
就在这年,遂宁的中共党组织被军阀李家钰破获。叛徒供出党的省委机关设在成都牌坊巷。敌人获此情况,派出大批军警四处搜捕。l1月1日,省委常委在成都少城公园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因叛徒的出卖,苟永芳及到会成员全部被捕。
坚贞不屈 慷慨就义
苟永芳被捕后,被单独关押在四川军阀刘湘的清共委员会所设的监狱中,后转入成都警备部监狱。一进监狱,他就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每天晚饭后,苟永芳组织难友挤成几层同心圆来“散步”, 随着镣銬声的节奏,教唱《国际歌》《少年先锋》《囚徒歌》等革命歌曲,鼓舞斗志。
在法庭上,敌人先后多次对苟永芳进行审讯,时而严刑逼供、威胁讹诈,时而诱以高官厚禄,劝其投降反共。苟永芳始终毫不动摇,坚贞不屈,以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痛斥无耻的叛徒,历数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常常使审讯无法进行。一些审讯者被他驳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只好溜走。
1934年2月15日晚上(农历大年初二),黔驴技穷的敌人,将苟永芳从监狱中提出,企图半夜里将他秘密处决。当看到狱卒心慌手颤地打开狱门时,苟永芳泰然自若地脱下身上的毛线背心,将之送给同牢的一个难友。赴往刑场的途中,苟永芳高呼“救火!“救火!”以警觉难友和群众,揭穿敌人秘密杀害共产党人的阴谋。在难友和群众惊醒之际,他拖着沉重的脚拷,高呼“打倒军阀!”“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成都东较场,年仅26岁的苟永芳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
苟永芳牺牲后,其好友艾宇眉、王楠、张杜若将其遗体收殓,埋葬于成都新东门外天祥寺侧。苟永芳英勇就义时,其女才两岁,后来也因病早夭。一年后,其妻郭瑶芝也相继被捕。
来源:自贡网
编辑:周文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