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自贡市贡井区建设镇人大代表缪体华
一场车祸让他变成了残疾人,身残志不能残,他通过自身努力慢慢走上了致富路,却不忘更多和他一样的残疾人,通过扶贫更扶志,带领他们走上脱贫之路,他就是自贡市贡井区建设镇人大代表缪体华。
身残志坚 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生价值
1986年的一场车祸,导致缪体华左腿截肢、右腿骨折,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他万念俱灰,出院后,他逐渐冷静下来,开始谋划将来的路如何走。1987年,他从发展个体经济和养殖业入手, 1997年又与好友合伙办起了贡井区建设镇生猪屠宰场,经过11年的艰苦打拼,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2008年,他筹资30万元建起了“贡井区残疾人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和“贡井区残疾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基地”,2009年转型升级为“贡井区华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出栏生猪400余头,实现产值80万元。
2009年他被四川省残联授予“四川省自强模范”称号,同年被评为“自贡市第二批农村实用人才”,2015年被评为“四川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自贡市劳动模范”,2017年被评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残疾人先进个人。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辛苦的付出与坚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残疾人不一样的人生。
帮贫扶志 点亮残疾人希望助推脱贫
他不仅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建设镇残联专职委员,他深知残疾人想要的并不是他人的施舍和政府的救济,而是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靠政策支持和自己的能力摆脱困境。于是,缪体华深入建设镇600多户残疾人家庭,实地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和发展方案。他依托自己开办的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整合各类资源,创新“专合社+贫困户+残疾人”的帮助模式,实施“订单式扶贫”,以低于市场价向残疾人出售仔猪,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0.4元进行回收,并为他们购买生猪养殖险以减轻养殖风险,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培训服务、配送农用物资等,让更多的残疾人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向致富之路。同时,他还通过联系花香田园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安置40余名残疾人和贫困户就业。
心系群众 谋发展办实事促群众增收
他不仅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建设镇大田村干部,他和两委班子一道,全域谋划重点打造“一阵、两线、三园、多点”的强村思路,让全村产业提质增效。一阵即打造一个标准化党建阵地,强班子建设;两线即打通贡建路,横贯全村,畅通运输大动脉,围绕贡建路新建扶贫道路环线,联通花香田园等农业企业,为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筑巢引凤;三园即提升200亩花卉苗木种植园,复原400亩乡村文化体验园和新建1000亩有机果树采摘园;多点即重点发展以华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胡忆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的电商平台,实现产销一体化。同时,他以“量服”理念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每年在“三八节”“助残日”“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文艺活动,评选出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助残先进个人等,激励全村村民“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
积极履职 努力展现人大代表的风采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深知肩负着一方百姓的愿望和重托,必须通过认真履职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一方面他认真学习宪法、法律法规和人大代表履职相关知识,积极参加人大代表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他积极参加代表活动,主动走访联系选民,把11户具有代表性的贫困群众作为自己的联系对象,并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其中大田村3组的贫困户林敏章想养猪,缪体华积极联系帮扶企业,整合社会资源为其提供养殖资金2000元,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几年来,该贫困户滚动式发展生猪22头,种猪3头,年收入2万余元,实现了脱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缪体华始终把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通过调查了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建议的形式在人代会上提出或向镇人大反映。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他提出建议10条,绝大部分建议都得到了解决,如关于贡建路硬化、石人山堰塘维修整治的建议,先后争取到80万元对贡建路路面硬化,争取到10万元对石人山堰塘进行整治维修,真正解决了村民农用物资运输及出行难问题,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编辑:admin_nam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