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以来,全区气温偏高、降雨量少、冬干明显,冬囤水田蓄水不足,大春生产受影响较大,为保证粮食稳产增产,全区各级部门及早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春耕备耕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及早安排部署
区政府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市农业部门小春田管和大春备耕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乡镇充分认识今年小春田管和大春生产的严峻形势,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早安排、早准备,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同时组建农技专业服务队,对春耕选种、施肥、防病虫害等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举办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192人次,发放资料640份;开展技术培训会36场次,培训农民6500人次,发放“水稻旱育秧技术”“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套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等大春四大粮食作物技术资料各4万份,共计16万份。现已完成早春糯玉米播栽4000余亩;已完成水稻播种90%以上(除部分迟栽水稻田);玉米地膜覆膜抗旱栽培,已经覆膜播栽2600亩。
(二)狠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抗旱能力。
今年,我区工程蓄水与往年持平。各类工程蓄水总量为3037万方,占应蓄水的89%。但冬水田蓄水不足,现有水能保栽的面积为3.67万亩,仅占水稻栽插面积10.5万亩的35%;需通过提灌保栽面积为6.83万亩,占65%,需提水量665万方。为此,我区积极宣传动员和组织农户自身捶糊好稻田田堘、堵扎缺口,搞好山平塘、库、河堰清淤扩容、除险加固、整修配套,增强蓄水保水能力。此外,为有效发挥农机保春耕的作用,去年争取省市两级财政资金140万元,新建改造11处提灌站(其中,新建2处,改造9处);全区提灌站达到100处107台3806千瓦,能够正常运转的有81处84台3123千瓦,带病运行的有19处23台683千瓦。
(三)抓好农资供应,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
1.“两杂”种子供应量足质优,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今年全区计划播栽水稻10.5万亩,需要种子7.8万公斤;计划播栽玉米10万亩,需要种子15万公斤,截止目前,全区已备有优质水稻种8.5万公斤,玉米种16.8万公斤。水稻种子中等价格60元/公斤,玉米种子中等价格35元/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市级种子质量监督随机抽查结果显示,我区大春种子质量好,数量质量均能满足大春生产需要。
2.肥料、农药等其它农资货源储备充足,价格略有下降。我区春耕化肥备耕以准备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所需化肥为主,预计所需化肥22330吨(实物量,下同),现农户已备17790吨,占需求量的79.67%,其中:氮肥5110吨,磷肥5500吨,钾肥850吨,复肥(含配方肥)6330吨。余下所需部分化肥,各乡镇肥料经销网点能够及时保量农户所需。各农药经销商已备足春耕生产农药200余吨,能够满足大、小春病虫防治需要,农药价格基本稳定。全区已备有农膜350吨,各类农业机具及其配件准备充分,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
3.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整治,确保农民买到“安全、放心”农资。全区共有两杂种子经营门市108个,截止目前已经备案杂交水稻品种178个;杂交玉米品种181个;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了以种子、农药、化肥等为重点的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抽检种子4个批次,合格率100%;检查市场38个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2个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网点178个次,查处违规案件1起。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部门及镇、村、组干部对粮食生产和当前旱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今年抓好抗旱保春耕以及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没有认真思考,没能积极想办法、出措施,没有很好指导群众开展科学抗旱和大春生产。加之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大春备耕工作。
(二)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脆弱
虽然全区提灌站经近两年的改造维修,提灌能力有所提升,但还有部分提灌站存在运行能耗高、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今年经摸底调查仍有23台提灌站需要维修,需要资金45万元。另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完好率、配套率不高,部分山平塘未能整治,蓄水不足,部分提灌渠道堵塞垮塌,不能保证春耕生产用水。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指导,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
加大对大春生产重要性的宣传,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粮食生产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突出抓好水库、塘堰蓄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清理维修渠道,检修提灌机具,采取蓄、引、提、调等多种措施,增强抗旱能力。区政府将安排部分资金对部分急需维修的提灌站和毁坏渠道进行维修,确保大春生产用水。加强科技指导,开展“科技培训、示范、推广”活动。水稻生产上,做到“三田三秧配套”,大力推广运用旱地育秧技术,示范推广机械化插秧,提高栽插密度。玉米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肥团育苗和玉米覆膜节水栽培等技术,以有效防范旱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实现大春生产满栽满插。同时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结合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粱、大豆、红薯等耐旱作物,今年结合省农业厅给我们的现代农业高粱项目发展高粱生产。切实提高生产效益。
(二)继续开展春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让农户买上放心农资
开展以种子、肥料等为重点的农资打假护农助春耕专项整治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肥”,保障大春生产用种用肥安全。
(三)继续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持续干旱将诱发地下害虫、红黄蜘蛛等虫害大面积发生,下步将继续作好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工作,实时监控,及时发布,进行统防统治。
(四)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大春播栽完成任务
各级部门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针对目前大春生产严峻的形势,组织各级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到大春生产第一线,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推行大春生产新技术,有针对性的协助解决各种问题,指导督促完成大春播栽任务,力争做到满栽满插,确保不误农时。
去冬以来,全区气温偏高、降雨量少、冬干明显,冬囤水田蓄水不足,大春生产受影响较大,为保证粮食稳产增产,全区各级部门及早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春耕备耕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及早安排部署
区政府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市农业部门小春田管和大春备耕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乡镇充分认识今年小春田管和大春生产的严峻形势,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早安排、早准备,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同时组建农技专业服务队,对春耕选种、施肥、防病虫害等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举办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192人次,发放资料640份;开展技术培训会36场次,培训农民6500人次,发放“水稻旱育秧技术”“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套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等大春四大粮食作物技术资料各4万份,共计16万份。现已完成早春糯玉米播栽4000余亩;已完成水稻播种90%以上(除部分迟栽水稻田);玉米地膜覆膜抗旱栽培,已经覆膜播栽2600亩。
(二)狠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抗旱能力。
今年,我区工程蓄水与往年持平。各类工程蓄水总量为3037万方,占应蓄水的89%。但冬水田蓄水不足,现有水能保栽的面积为3.67万亩,仅占水稻栽插面积10.5万亩的35%;需通过提灌保栽面积为6.83万亩,占65%,需提水量665万方。为此,我区积极宣传动员和组织农户自身捶糊好稻田田堘、堵扎缺口,搞好山平塘、库、河堰清淤扩容、除险加固、整修配套,增强蓄水保水能力。此外,为有效发挥农机保春耕的作用,去年争取省市两级财政资金140万元,新建改造11处提灌站(其中,新建2处,改造9处);全区提灌站达到100处107台3806千瓦,能够正常运转的有81处84台3123千瓦,带病运行的有19处23台683千瓦。
(三)抓好农资供应,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
1.“两杂”种子供应量足质优,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今年全区计划播栽水稻10.5万亩,需要种子7.8万公斤;计划播栽玉米10万亩,需要种子15万公斤,截止目前,全区已备有优质水稻种8.5万公斤,玉米种16.8万公斤。水稻种子中等价格60元/公斤,玉米种子中等价格35元/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市级种子质量监督随机抽查结果显示,我区大春种子质量好,数量质量均能满足大春生产需要。
2.肥料、农药等其它农资货源储备充足,价格略有下降。我区春耕化肥备耕以准备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所需化肥为主,预计所需化肥22330吨(实物量,下同),现农户已备17790吨,占需求量的79.67%,其中:氮肥5110吨,磷肥5500吨,钾肥850吨,复肥(含配方肥)6330吨。余下所需部分化肥,各乡镇肥料经销网点能够及时保量农户所需。各农药经销商已备足春耕生产农药200余吨,能够满足大、小春病虫防治需要,农药价格基本稳定。全区已备有农膜350吨,各类农业机具及其配件准备充分,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
3.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整治,确保农民买到“安全、放心”农资。全区共有两杂种子经营门市108个,截止目前已经备案杂交水稻品种178个;杂交玉米品种181个;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了以种子、农药、化肥等为重点的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抽检种子4个批次,合格率100%;检查市场38个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2个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网点178个次,查处违规案件1起。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部门及镇、村、组干部对粮食生产和当前旱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今年抓好抗旱保春耕以及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没有认真思考,没能积极想办法、出措施,没有很好指导群众开展科学抗旱和大春生产。加之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大春备耕工作。
(二)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脆弱
虽然全区提灌站经近两年的改造维修,提灌能力有所提升,但还有部分提灌站存在运行能耗高、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今年经摸底调查仍有23台提灌站需要维修,需要资金45万元。另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完好率、配套率不高,部分山平塘未能整治,蓄水不足,部分提灌渠道堵塞垮塌,不能保证春耕生产用水。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指导,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
加大对大春生产重要性的宣传,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粮食生产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突出抓好水库、塘堰蓄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清理维修渠道,检修提灌机具,采取蓄、引、提、调等多种措施,增强抗旱能力。区政府将安排部分资金对部分急需维修的提灌站和毁坏渠道进行维修,确保大春生产用水。加强科技指导,开展“科技培训、示范、推广”活动。水稻生产上,做到“三田三秧配套”,大力推广运用旱地育秧技术,示范推广机械化插秧,提高栽插密度。玉米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肥团育苗和玉米覆膜节水栽培等技术,以有效防范旱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实现大春生产满栽满插。同时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结合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粱、大豆、红薯等耐旱作物,今年结合省农业厅给我们的现代农业高粱项目发展高粱生产。切实提高生产效益。
(二)继续开展春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让农户买上放心农资
开展以种子、肥料等为重点的农资打假护农助春耕专项整治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肥”,保障大春生产用种用肥安全。
(三)继续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持续干旱将诱发地下害虫、红黄蜘蛛等虫害大面积发生,下步将继续作好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工作,实时监控,及时发布,进行统防统治。
(四)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大春播栽完成任务
各级部门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针对目前大春生产严峻的形势,组织各级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到大春生产第一线,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推行大春生产新技术,有针对性的协助解决各种问题,指导督促完成大春播栽任务,力争做到满栽满插,确保不误农时。
编辑:admin_nam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