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3-02-28 10:35

0

 

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政府区长  黄  劲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我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一年,更是谋划跨越、夯基蓄势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严峻考验,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错位发展、融入互动”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四个贡井”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区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稳定增势、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亿元,增长15.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818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190元、19400元,分别增长14.3%、17.2%。

一、更加注重瓶颈突破,发展优势加快蓄积

突出区域发展规划引领,力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后发优势明显增强。

发展空间大幅拓展。立足全市产业布局调整,主动争取区域发展规划实施,成佳产城一体示范园城规通过专家评审,贡舒片区控制性详规、汽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通过市上审查确定,拓展发展空间20平方公里以上,制约贡井未来持续发展的空间瓶颈有力破解。

区位条件逐步改善。加快建设对外通道,乐自高速贡井段建设进展顺利,自隆高速贡井段启动建设,自宜大件路贡井段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贡井与川南各市1小时快速交通对接即将实现。加快完善城市路网,西盐都大道纳入市政府2013年建设任务,新城区7条道路开工建设,贡井区域城市交通构架基本形成。

比较优势逐步体现。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海川燃机配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汽贸、五金等现代服务业日益壮大,城郊型特色效益农业亮点纷呈,三次产业的支撑引领优势更加明显。大力提升西城品质,贡井新城及公共服务设施快速建设,城市生态建设体系日趋完善,成功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区,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品质逐步体现。

二、更加注重项目攻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突出项目建设总抓手,聚力实施集中攻坚,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充分体现。

项目管理不断强化。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建立区委、区政府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定期召开全区项目联席会和专题推进会。健全项目工作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修订《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办法》,加大项目工作经费投入力度。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着重强化要素保障,千方百计保证资金、土地、能源等项目建设需求,征地拆迁“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明显。全年建设用地转征用960亩,落实征地补偿、项目建设等本级投入资金1.3亿元。全年实施重点项目55个,完成投资23亿元,其中2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7亿元,投资额度均创新高。区属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5亿元,增长27.1%,投资拉动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

规划引领作用明显。坚持科学规划引领项目,加强项目的储备包装和争取引进,项目工作开创新局面。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全区包装储备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04个,总投资达372亿元。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争取项目503个,争取项目资金8.72亿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川南五金城、仁孚奔驰等亿元以上项目10个,到位市外资金57.4亿元,其中到位省外资金54.4亿元。

三、更加注重产业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狠抓培育发展和优化升级,产业贡井建设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发展平台巩固拓展,完成工业集中区规划修编,建设2.5公里园区道路及配套设施,新增承载能力800亩。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增长33.2%,海川燃机配件基地、华刚粗粒碳化钨项目开工建设,高精净化设备项目建成投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塑胶行业向市政、水务、电力等领域拓展,绝缘子行业向超高压领域拓展,东方过滤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德利塑胶一期工程、博锐焊丝盘项目主体完工。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33.9亿元、72.2亿元,分别增长25.3%、23.9%。

第三产业加速成长。专业市场加快建设,奔驰、宝马等一批高端品牌落户汽贸产业园,园区经营汽车品牌58个、4S店35个,汽贸销售额占全市60%以上,汽配市场成功落地,汽车商贸会展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不断发展,平桥熙街商业步行街、西城中心开工建设,西城广场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德利、中通等一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金融服务快速发展,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担保公司1家,自贡农商村镇银行贡井支行挂牌成立。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推进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完成艾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成功举办乡村旅游节、梨花节等会节活动,建成莲花至尖山旅游公路,七星湖都市休闲观光产业加速发展,凯基度假酒店成为全市首家五星级乡村酒店。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亿元,增长18.5%;服务业增加值19.96亿元,增长12.5%。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实施各类农业项目23个,完成投资2.1亿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畜牧业、经济作物总产值比重分别达46.2%、64.5%。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982亩,进一步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狠抓核心示范区建设,围绕“三大产业带”,重点建设“四大特色产业基地”,新增优质蔬菜3000亩、优质水果1000亩、花卉苗木500亩、水产养殖650亩,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雏形显现。加快产业化进程,新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户、农民专合组织8个;完成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龙潭镇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快实施血橙、蔬菜、水产三个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申报五宝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申报绿色农产品1个。

四、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培育和自主创新,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稳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不断强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搭建政府融资平台,争取各类产业融资担保贷款6350万元。稳妥实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副食品蔬菜水产公司、天池电力厂企业改革平稳进行。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启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实施公务卡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药物全部实行集中网上采购,调整新农合管理体制,扩大新农合报销支付范围,提高重大疾病保障补偿比例。

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正式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户、新培育省创新型企业2户,扶持省“小巨人”企业2户、成长型企业5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深化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中航工业成发叶片海川制造中心成功挂牌,东方过滤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加快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申请专利技术48项,专利转化产值2亿元;申报科技项目27项,立项17项,争取科技项目资金450万元,创建四川名牌1个。

五、更加注重品质建设,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新农村建设水平,宜居贡井建设扎实推进。

生态建设深入实施。深入开展“五大行动”,推进旭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实行“河长制”⑴,整治排污口41个,取缔沿河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1处,实施旭水河双河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开工建设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新增造林面积3150亩,管护天然林13.8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7平方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7%。深入开展生态创建,申报3个省级生态乡镇,推进生态村、生态小区等细胞工程建设。

城市形象加快改善。强化城市风貌塑造,打造S305城区段、贡舒路等绿化节点,规范新城建筑形态,实施城市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市绿地景观,西城湿地公园建成向市民开放,张家花园南大门改造工程进展有序,曦景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旭水河北岸滨河景观工程顺利完成。改善城乡生活环境,持续开展“五乱”治理,全年拆除违法违章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加快实施27个公厕、垃圾库新改建项目。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完成第一轮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按照“7化12有” ⑵标准,建成七星湖、龙潭中坝幸福2个新农村综合体,完成7个新村建设,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8.56万平方米。完成2个“金土地”工程,加快建设2个“双挂钩”项目,吴家祠拆旧复耕项目基本完成。狠抓重点水利建设,启动4个乡镇16个村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实施桥头镇旭水河防洪治理工程,整治病险水库4座,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实施农村断头公路27公里,完成通村水泥路58公里,改造危桥7座,农村路网体系逐步优化。

六、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和谐贡井建设稳步推进。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全年76个民生项目,全部达到市上目标要求。地方财政民生性支出5.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7.5%。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35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6%。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7.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4.3万人,新农合参合率99.6%。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争取救灾资金488万元,发放城乡低保2785万元、医疗救助650万元。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225套廉租房建设,开工建设480套廉租房、104套公租房,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2560户,完成棚户区改造314户。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设立80万元教育科学发展奖励基金;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全区中、高考创近年最好成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育才小学迁建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封顶,“校安”工程有序推进。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医疗设施条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区中医院迁建项目进展顺利,新建贡井街社区卫生中心,完成71个村卫生室建设,启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数字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成功创建省级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区综合档案馆主体工程建设。《贡井区志(1986—2005)》编纂出版。统计、人才、新闻出版、人民武装、人防、台湾事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管理不断深化。全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取得新突破,基本建成宜居和谐新型农村社区。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大调解”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深化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活动,圆满完成各敏感时期和十八大期间安保信访维稳工作目标。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承办全市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区政府获省委省政府表彰。健全打防管控工作体系,社会治安大局平稳,全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综合测评位居全市区县第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四项综合指标均呈下降态势。

七、更加注重效能提升,自身建设扎实推进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注重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意见或提案267件,办复率及满意率均为100%。认真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全面完成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不断规范执纪执法行为,扎实开展行政权力清理,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区政府法制工作获省级表彰。大力开展治理“庸懒散”严格效能问责活动,全面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十项制度,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一清理三减少” ⑶工作,审批服务事项由272项减少到120项,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均达100%,完成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强化工作督查和审计监督,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实现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的辛勤劳动。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驻军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一是区域经济总量小、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艰巨;二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形势更加严峻,制约发展的因素较多,破解发展难题的任务繁重;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民生保重点的任务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促进政府工作适应新要求、再上新台阶。

2013年工作打算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更是我区突破发展、追赶跨越,奋力推进“四个贡井”建设的攻坚之年。当前,宏观经济不利的影响仍在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但总体看,国家宏观政策、外部经济环境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发展形势总体有利,好于去年。特别是中央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发展态势。四川提出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做大区域经济板块,优先发展川南城市群,以及自贡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成功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政策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随着贡井发展规划推动实施,重大交通路网加快完善,成佳工业园、汽贸和五金产业园有力推进,我区发展条件将明显改善,比较优势会进一步凸显。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努力抢抓机遇,奋力攻坚破难,全力加快发展。

今年将是贡井区域经济实现突破的一年。要始终抓住经济建设不动摇,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全区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

今年将是贡井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的一年。要始终抓住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松劲,推进高速公路、西盐都大道、新城区道路加快实施,实现内联外畅的交通骨干网络。

今年将是贡井产业发展加快转型的一年。要始终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偏离,推进汽贸、五金产业园和成佳工业园全面建设,实现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发展。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按照“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始终坚持“错位发展、融入互动”理念,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大力抓项目促投资,大力抓产业促发展,大力抓改革促开放,大力抓民生促和谐,奋力推动“四个贡井”加快建设,努力保持贡井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力争15%;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力争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力争2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5%,力争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5%,力争15.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5%,力争

编辑:admin_name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