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莲花镇沙溪村第一书记陈壮:依托红土地 共奔小康路

2020-09-23 18:00

3

2019年4月的一天,像往常出差办案一般,陈壮提着个公文包,穿着锃亮的皮鞋,来到莲花镇沙溪村报到。当他走进沙溪村村委会办公室,村支书吴志彬先上下打量他,紧接着边笑边说,“欢迎陈书记!陈书记,要不先去擦擦鞋子?”陈壮低头才发现,自己的黑皮鞋沾满了一圈红色泥土。事后,陈壮回忆起这一幕,笑着说这是沙溪村给他的见面礼“红包”。从那以后,这位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的政委就和沙溪村这片红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担任第一书记,两年的时间我要做些什么?能为这片土地留下些什么?怎样做才能不负重托……”这是陈壮这位80后第一书记平时思考最多的问题。为了开好局、起好步,陈壮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详细了解班子建设、村容村貌、土地状况、农业结构、集体收入等情况,初步摸清了村发展的“症结点”。他积极向其他先进村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路径、探寻新方法,逐步形成了“抓党建引领,促产业发展,创无讼村组”的工作思路,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党建引领促进队伍建设

如何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陈壮带领村两委班子在学习和行动上都要做好表率。他们定期开展理论学习,落实“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学习新思想新要求、观看警示教育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卢德铭故居,使党员时刻牢记初心、坚定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

建立了宣传栏、公开栏……,逐步规范党务村务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监督,这是陈壮到村后采取的另一举措。为抓好区级党建示范点的创建,他召开支委会研究细化举措、回法院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认真学习党建阵地建设要求,并结合沙溪村实际,完成了沙溪村党建阵地升级改造,使村委会“战斗堡垒”的形象更加生动、有力。

为宣传、落实好各项脱贫攻坚惠民政策,他常态化走访、慰问村民,细化帮扶举措,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沙溪村31户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红色监测户对这位“爱串门”的陈书记总是赞不绝口。问到陈书记一年来为沙溪村、为村民做了哪些事情,村民们便会一件件如数家珍般说起来。

以根植产业谋划长远发展

2019年12月,沙溪村成立了服务村集体的经济组织,注册成立自贡市红土地商贸有限公司,创建“沙溪香”品牌。公司主要以销售村民养殖的生态鸡、鸭等农产品为主,通过定向喂养、上门收购、精细加工、统一销售的方式,为贫困户解决农副产品销路问题。公司还邀请10余名贫困户参与产品加工、清洗等工作,并按照10元一件的方式给予报酬。“沙溪香”品牌推广半年来,共为13户贫困户增收5万余元。

怎样才能为村民寻找到适合长远发展的致富产业成了陈壮的一个心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外省一花生品种外形美观,甜度高,是普通花生市场价格的两三倍,并且很适合在沙溪村这种红砂土上种植。可是一些村民对新产业缺乏信心,于是陈壮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邀约几位朋友投资流转土地,自己承担风险,大胆试种了14亩新品种花生,想以此鼓励村民们踊跃尝试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都说“隔行如隔山”,陈壮一有空便学习农业知识,从买种选种、栽种覆膜,到花生发芽开花,花生苗每一次的变化,都让陈壮牵挂。

为做好品牌,他上网查资料,到电商平台查销售、看评价,为花生取名。他笑着说,为了让人们记住这是莲花镇栽种出的花生,这花生就叫“莲花生”。为打开销路,他在网上联系商家设计制作花生外包装,并主动联系汇东大酒店、自贡文旅等单位,将“莲花生”作为自贡特色扶贫产品向外地游客推荐。按他的想法,村里下一步将积极寻求投资方,扩大种植面积,让“莲花生”真正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新途径。

以诉源治理引导文明乡风

为纵深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不断提升乡村的诉源治理和诉讼服务工作。陈壮将贡井法院特色党建品牌“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引入沙溪村。在该村设立了贡井法院首个驻村党员法官工作室,真正实现司法服务村民“零距离”。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陈壮还积极联系、组织法院党员法官来沙溪村开展法律宣传、巡回办案和纠纷调解。2019年4月,针对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12岁女孩遭受养母家暴事件,贡井法院“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到沙溪村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派驻沙溪村“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的法官助理张琪结合自己多年在法庭工作的实践经验和鲜活的家庭暴力事实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村民讲解了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证据如何收集等相关法律知识,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她还结合农村常见的结婚彩礼能否要求返还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法律解疑。讲解结束后,法官与村民现场互动交流,村民现场提出问题,法官当场释法答疑。此次活动得到了沙溪村群众的热烈响应,纷纷表示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接地气,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以城乡互助推动乡村建设

结合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工作,陈壮与自贡建设银行自贡市分行党支部签订党支部结对帮扶协议书,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效。一年来,该行党支部共为村里31户困难家庭送去了米、油等生活物资,并向村委会捐赠了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

为方便村民健康咨询,陈壮积极对接自贡市康复医院等单位,邀请他们到沙溪村为村民进行农村常见病义诊,2次义诊共诊治村民100余人次。医生们对农村常见、多发的疾病进行初步筛查、检查、诊断,对村民咨询的健康问题进行解答。对于身体残疾、年老多衰等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义诊团队还进行上门体检,并进行日常卫生、康养等医疗知识宣传。

在沙溪村的工作,与村民的日常交往已深深融入陈壮的生活。在朋友聚会上,他会不自觉的聊到沙溪村,说起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有感于他对工作的热情,对村民的真心,朋友们都主动伸出援手,为村里建设出力,为贫困村民奉献爱心。

陈壮常笑着说,“朋友圈”就是自己的“扶贫圈”。今年,沙溪村相继收到了来自陈壮“朋友圈”的爱心:办公桌椅、会议桌、打印机、扫描仪……村委会立马成了“高档写字间”;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家里均新添置了电扇、微波炉、电磁炉,村民家里不再是柴灶炊烟,生活电器唱起了“主角”。对不会使用微波炉、电磁炉的村民,陈壮和村干部还逐一上门指导。对新添的生活家电“三件套”,村民满意地说,使用起来很方便、又省力,还环保,都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位时时将困难群众放在心上的第一书记。

初秋的沙溪村,骄阳似火,陈壮捧起一把晾晒的花生正详细的给咨询“莲花生”的客户介绍着。面对客户关于他为什么要试种花生新品种的疑问,他认真地说,“虽然担任第一书记只有短短两年,但是我希望在这片红土地上和大家一起发展新产业,希望村民们都能致富奔小康!”在他的身旁,是火红的土地和一片片散发着金色光芒的“莲花生”!

编辑:刘丽媛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