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贡井区龙潭镇村民徐兴德和妻子将自家晾晒好的最后一批高粱运至自贡顺水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水农业)在当地的集中收购点,经工作人员抽样检测和过磅称重,顺利实现入库。
徐兴德介绍,自家种了4亩高粱,平均亩产在500斤以上,按照顺水农业今年的保护价格,仅出售高粱就收益6000余元。“以前种的是包谷,要晒三个太阳,现在种高粱,只晒一个太阳就干了。”徐兴德高兴地说,“种高粱不仅更省体力,价格也高一倍。”
同一时间,位于自流井区舒坪街道的顺水农业场区,不断有货车将进购的高粱送至库房前,工作人员一边忙着抽样检测,一边忙着卸货入库,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只见,运输带不断将高粱送至高处,高粱粒顺势滑落而下,像一粒粒红色的珊瑚珠,堆积如山的高粱映红整个库房。
顺水农业负责人殷克松介绍,为解决销售难题,保障农户利益,企业实行“订单生产,保价收购”模式,采取定点收购和入户收购的方式,减轻农户运输和劳动力不足难题,“不愁售卖,不愁跌价,农户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通过两年时间,我市高粱种植面积增加至15万亩,“目前,进入高粱收购旺季,每天入库近600吨,预计今年入库高粱将达1.5万余吨。”
据悉,我市种植高粱有自然资源、历史习惯、种植技术等优势,然而,由于面积较小、分布零星,管理欠缺等因素,无法形成优势产业。
2018年,民建四川省委与自贡市签署“建自合作”高粱种植产业项目,由顺水农业负责具体实施,采取“公司+专合社+农户”的模式,同时积极推广“高粱+土豆”、“高粱+大豆”、“高粱+红苕”套作模式和“高粱+大头菜”、“高粱+辣椒”高效种植模式。通过两年的推广和发展,目前,我市高粱产业稳步发展,农民增收效果逐步显现。
当天,沿滩区九洪乡村民陈伟将村上收购的高粱运至顺水农业场区,“玉米一斤不到1元,高粱今年可卖到3元多,而且高粱种植周期短,还能套种其他农作物。”他说,“我家也种了4亩高粱,今年收益6000余元,收益明显更高了。”
自流井区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杨华贵当天视察完高粱收购点后表示,近年来,自流井区工商联(商会)积极动员会员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活动,高粱种植产业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我市高粱产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下一步,将总结顺水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进行积极推广,并动员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活动,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刘丽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