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龙潭镇中坝村:兴业善治“变”出美好新生活

2020-09-07 18:00

0

中坝村名片

中坝村位于贡井区龙潭镇东部,北面自犍路穿境而过,南面产业大道沿旭水河围绕该村。中坝村着重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初步形成观光农旅发展框架,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四好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红色引擎助推产业“扬帆”

近年来,中坝村党支部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以“一建双带”即“支部带专合社、专合社带农户,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

“单纯依靠村干部进行带动发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要更多地发掘‘红色引擎’的带动作用。”早已成为村民心中“灵魂人物”的村党支部书记罗文彬极富前瞻思维。他认为,要在产业发展中突出基层党组织作用,利用基层组织将群众聚集起来,拧成一股绳,拓宽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发挥党组织对产业的引领和对村民的服务功能。

(中坝村蔬菜产业基地)

在专合社发展初期,村民怕赔钱,不敢投入资金。针对村民观望的心态,罗文彬和党员干部曹华容两人率先出资入股,动员党员群众入股进社。看到党员干部都投钱了,还热心地为群众服务,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大家共同致富,村民们打消了心中的顾虑,都跟着加入专合社一起干。目前,专合社规模由原来的19名股东、1770元股金发展到现在的覆盖3个乡镇15个行政村、307名股东以及股东量化资产150万元。

在成立产业党小组后,6名党小组长更是成为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他们一方面关注市场动态,定期为专合社提供市场发展前景、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组织社员到先进地方参观学习,联系优良种子的供给和技术帮扶等,积极给社员及贫困户争取优惠待遇。在领头人带领下,中坝村的党员也积极投入到产业发展中来。11名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

(村支书罗文彬查看番茄长势)

为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致富,村党支部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对2名孤寡老人和3名贫困弱势群众实行结对帮扶联系。困难户李宗明流转土地10亩种植蔬菜、粮食,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现已完全摆脱贫困。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坝现代农业示范区亩产达上万元,高于传统种植8000元以上,仅蔬菜种植一项,全村农民就人均增收2200余元,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600元。

联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有难题找“乡村户长”

6月底,中坝村5组的“乡村户长”万弟芬比平日更忙碌一些,除了要做好村组日常事务外,她还要协助村上走访组里的贫困户,了解和登记贫困户第二季度产业发展、家庭收入、问题需求等情况。

“国家帮你那么多,给你办理了低保,又拿帮扶资金给你养鸡,自己也要勤快点。”面对有的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生活懒散的问题,万弟芬常常上门关心,苦口婆心地劝说,帮助其协调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乡村户长”与村民聊天)

今年75岁的万弟芬身体硬朗、头脑灵活、性格开朗,在村里人缘好、有威望。去年,村里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实施“乡村户长”制度。通过党支部提名、群众推荐,万弟芬当上了“乡村户长”,负责协助村两委干部和各村组长开展综合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

在中坝村,每10至15户村民中选出1名“乡村户长”,借助邻里关系、乡情民约,充分发挥宣传党的政策、化解信访矛盾、改善人居环境、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等职能,着力解决好“老远难”等“死角问题”,填补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向下延伸的空白地带,让群众呼声与惠民政策“上传下达”。

(村民养猪致富)

中坝村还依托“乡村户长”机制,着力抓好“农民夜校”“道德讲堂”两个课堂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培训,“乡村户长”有效组织动员村民参加摄影巡回展、法律进农村等活动,增强村民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同时,根据“乡村户长”收集的社情民意,中坝村研究制定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办法,每月、每季度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全体村民以户为单位进行乡风文明综合评价,并实行量化打分,每户村民可根据所获积分到“道德风尚超市”兑换积分奖品。这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树立文明乡风的积极性。

正因为乡村治理工作出色,中坝村除了上榜“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之外,还在2019年荣获一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金字招牌”。

多种方式入股 多方利益联结 村集体经济越来越“火”

8月24日中午,骄阳似火。位于中坝村幸福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100亩的葡萄园里,一串串色泽诱人、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客商上门进货。

“城里人都抢着买这里的生态水果。”在高新区都市森林小区经营水果店的杨平驱车20公里来到这里,拿起剪刀就钻进棚里挑选,半小时后“剪出”30多公斤葡萄满意而归。

“这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结果。”中坝村党支部书记罗文彬感慨道。过去,中坝村的农业企业、专合社、种养殖大户各自经营、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较差。“我们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2021年,中坝村集体经济收入计划目标可达到12万元,以后按10%至15%的发展目标逐年增加。”罗文彬说道。

(中坝村葡萄喜获丰收)

如何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罗文彬介绍道,该村通过完善村股份制经济联合社经营方式,统揽村社集体资产经营,分类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以域内专合社、企业公司、家庭农场为依托,采用资产、土地、技术、劳力等多种入股方式运营,并进一步探索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助力扶贫等多方利益联结机制。

“我没有一技之长,外出务工不太现实。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后,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一天能挣80元,很知足。”已脱贫的贫困户余淑芳说道。幸福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先富介绍道,这里的劳务用工达到30人,优先考虑贫困户,已带动10余户贫困户务工。

据了解,中坝村已成片流转耕地1600亩,引进自贡市原森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村内有3个农民专合社,培育6个家庭农场,拥有8户种田大户。同时,该村按照“猪+沼+菜”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着力建设的千亩绿色蔬菜示范园和国家级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已成为响当当的“中坝名片”。

编辑:刘丽媛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