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梅花”遍地开 法官扎基层——“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有效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2020-05-25 09:15

0

(“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接待当事人)

她是一位长发披肩的年轻女法官,看似柔弱的背影之下,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场。她叫尹红梅,贡井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以其名字命名的“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在诉前协调化解数起民事纠纷,包括8起群体性纠纷。最近,工作室又有了新计划,尹红梅等法官正在为建立网上平台而奔忙,力图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线上”司法服务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化解矛盾纠纷于萌芽状态

社区与法院共建党建联盟

5月19日上午9点半,准时来到长土街黄泥坳社区“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的尹红梅,还没落座,就接到了一个电话——她又被“爽约”了。前一天,社区党支部书记给尹红梅打来电话预约,说有一个家庭因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款分配问题产生分歧,想来找她当面问问。未料,第二天一早,在社区的调解下,一家人圆满解决问题。

面对“爽约”,尹红梅打心底里高兴。因为,这个以她名字命名的法官工作室,正是立足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朝着“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的诉源治理方向努力的。工作室将司法服务的窗口前移,引导群众理性解决纠纷、就地化解矛盾。“红梅”法官团队希望通过积极探索由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员额法官组成的“3+1”逐级多元解纷模式,将纠纷止于未发、解于萌芽、化于社区。

工作室所在的黄泥坳社区,成立于2013年9月,辖区现有居民小组8个,居民小区5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0余个,餐饮、住宿、影院等商家100余个,常住人口近10000人。该社区为贡井新城住宅、商业、娱乐中心,居住人口纷繁复杂,既有城镇常住居民,也有“农转非”安置人员,文化和法律素质参差不齐,生活交易中极易引发矛盾纠纷,特别是婚姻家庭、物业管理、邻里矛盾等类案纷争日益凸显。

为此,贡井法院依靠党政主导,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立足“党员锻炼、诉源治理、法治宣传”三大平台建设工作,主动融入社区治理,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于2018年9月在该社区设立了“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这是全市法院首个以法官名字命名和首个直接入驻基层社区的法官工作室。

   (“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工作人员普法进社区)

工作室成立之时,贡井法院党支部与黄泥坳社区党支部共同签订了《贡井新城党建联盟共建协议书》,制定了《关于联合设立“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室指导思想及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法院制定了《关于开展诉源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示范“无讼”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的建设和打造,以点带面,依托制度建设,实现服务规范化。

司法引领助推社区法治化

物业合同纠纷同比下降29%

“他们把我的店门锁了,生意都做不成,拿啥子来交房租?”2019年3月5日,贡井某小区商铺承租户预约来到工作室反映:因拖欠开发商房屋租金,开发商粗暴地将其店铺锁门,使其无法正常经营,希望社区能够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随后,社区人民调解员组织双方协商,法官到现场进行法律指导,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向双方释明风险,希望双方理性化解纷争,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当日,双方虽达成初步意向,但出租方最终向贡井法院提起诉讼。值得欣慰的是,有“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此前组织的梯度调解基础,立案后两天,双方很快在法院达成解除租赁合同的协议。

“民事纠纷虽然涉案标的不大,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调处不当,很容易让当事双方形成冤冤不解的局面。”通过工作室调处的多起纠纷,尹红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诉源治理、梯度化解矛盾纠纷的意义所在,法官团队的调处方式也愈发“接地气”。一件又一件鸡零狗碎的矛盾纠纷,拉近了法官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信任”变成了“认可”。

某小区20余名居民来访反映,开发商将小区地下车库租给他人经营洗车场,造成小区业主车辆停放不能满足需要,认为开发商侵权;某小区物管与业主一同上门来访,称小区某业主将原物业管理设置的挡车栏杆擅自拆除,并占用小区公共通道,从事经营活动,侵犯小区业主权利……翻看尹红梅整理的接待登记簿可以看到,工作室成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时常有居民预约来访。辖区多起矛盾纠纷通过党员法官的介入,化解于诉前。工作室曾邀请社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召开联席会12次,诉前协调化解某小区地下车库租赁、消防通道使用等群体性纠纷8起。

创新创建“无讼社区”,结出一粒粒果实。记者从黄泥坳社区了解到,自“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入驻社区以来,与社区有关的纠纷案件同比下降9%,其中物业合同纠纷同比下降29%,继承纠纷同比下降50%,共有物分割纠纷同比下降10%,有效推进了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基层群众自治能力显著加强,社区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诉源治理效果明显。

“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以党建为引领,近距离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的工作方法得到四川省高院、自贡市委、市政法委及市中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该工作室推广情况在全市法院党建工作会上做经验交流,“红梅”党员法官已成为全市法院系统党员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法官团队创新线上服务载体

“红梅”品牌效应促全域推广

“除了对个案的引导,我们更希望整体提升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采访中,尹红梅不时提到这一点。日常工作中,“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团队的法官们积极践行,力图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引导,增强广大居民的法治观念。

“一个鸡蛋的威力——它只是一颗小小的鸡蛋,但也可能是杀人‘凶手’!”“杜绝高空抛物,共建和谐社区。”去年底,当最高法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后,工作室迅速启动普法宣传,直观地将高空抛物应负的法律责任印制成宣传海报,在多个小区张贴宣传。倡导居民文明居住,构建和谐社区。 

   

     (“杜绝高空抛物  共建和谐社区”普法宣传)

“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聚焦婚姻家庭、物业服务、相邻纠纷、高空抛物、校园暴力等主要矛盾纠纷和热点焦点问题。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党员法官说法”等法治宣传17次,结合暑期青少年法治活动,邀请黄泥坳社区的学生和家长30余人,近距离了解法院及感受法官工作,从小培养孩子们学法、守法的意识。

“希望通过强化法治宣传,将法治元素融入社区公共空间,推动社区自治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的建立、规范和完善,不断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尹红梅谈道。一年多时间来,工作室不断丰富活动载体,采取定期联系会、党员法官说法、法律知识口袋读本、送法进社区、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自治调解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的培养和培训。

2019年8月,“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作为贡井区党建项目及诉源治理品牌,在全区有序推广。贡井法院随后相继在贡井区盐工新村、金鱼河、李家桥、天府、龙潭场等5个城乡社区设立了“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司法服务“全覆盖”。

新冠病毒防控期间,为进一步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工作,贡井法院立足服务民营企业,精准司法服务,在航空产业园区设立“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同时为提高偏远地区群众的法律意识,纵深推进法治宣传,莲花镇沙溪村设立首个驻村“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并于4月16日针对在网络上热议的因家庭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第一时间送法进乡村,开展法治宣传。

眼下,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线上”司法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工作室依托“互联网+”模式,创新建立“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微信小程序,积极推进多元化+网格化+信息化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拓宽司法服务渠道,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线上”司法服务。

       (“七彩假期  小小法官”法院参观活动)

“零距离的优质司法服务,将利用互联网优势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提供精准、便捷的司法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尹红梅介绍,线上平台建成后,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公众号等方式进入工作室微信小程序,了解工作室工作动态,与法官互动,进行线上法律咨询、法律法规学习、矛盾纠纷调解。


编辑:刘丽媛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