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下午,在贡井区龙潭镇团山村蔬菜种植基地,大棚里的茄子秧几乎齐腰高,大片绿油油的叶子下挂着饱满的茄子。龙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刘邦成正耐心给种植户们指导当前需要注意的田间管理问题,从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到整形修剪……刘邦成一边讲一边动手示范,种植户们听得认真,还不时提问求教。
“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种的茄子不仅个头大、质量好,产量还翻了番,收入比以前种粮食好了不止十倍!”种植户凡道容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家种的10亩茄子不仅让家里前两年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更走上了致富路,仅种一季茄子就有约15万的收入,再加上轮种的黄瓜、番茄等蔬菜,一年收入不下20万。和凡道容家连片种植蔬菜大棚的张清明、张清荣两家也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都因为种植茄子脱贫致富了,张清荣前不久还在龙潭镇场镇上买了新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传统劳作靠天吃饭,到建立标准化蔬菜大棚、商品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管理、深沟高厢避雨栽培、生物防控病虫……科技特派员“出手”指导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不仅让农户们刮目相看,更点燃了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今年把精准节水灌溉设备安装上以后,田间管理就更省事了,到时候我们再拿几冲田搞茄子嫁接栽培。”刘邦成告诉种植户们,这样一年能再多种一季茄子,一亩地又能增收七八千元。“好好好!刘主任,我们都听你的!”听着刘邦成的介绍,种植户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在科技特派员的引领帮扶下,龙潭镇以蔬菜产业为核心,推广番茄、茄子、黄瓜、苦瓜、辣椒、大头菜、藕等蔬菜新品种近100个,常年反季节栽培蔬菜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实现经济效益上亿元。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8年全部脱贫,巩固提升成效明显,不少曾经的贫困户都像凡道容家一样,成为了“科技示范户”“种植示范户”,走上了致富路。“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我们依靠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刘邦成说:“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现代农业种养殖业,用科技手段促进老百姓脱贫致富和增产增收。”
在脱贫攻坚、助农增收中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我市为县域所有贫困村提供产业科技技术服务,选派82名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我市6个区县及113个贫困村。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采取示范引领、现场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把农业科技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打通了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
同时,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技术强、情况熟、政策明的资源优势,积极指导农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民经营主体申报、实施农业产业类扶贫项目,将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十三五”以来共实施各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40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8项,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达1150万亩。
编辑:程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