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协副主席陈刚一行前往贡井区牛尾学校、莲花学校开展体育器材捐赠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专题活动,区政协主席李平陪同。 陈刚一行向两所学校捐赠了篮球、跳绳、运动服等物资,有效充实乡村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用品。 座谈会上,区教体局、莲花镇、莲花学校、牛尾学校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参会的市政协委员立足自身工作,结合助力乡村体育教育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陈刚对近年来贡井区乡村教育取得成效予以肯定
2022-09-27 20:36
王晓晖在自贡内江调研时强调 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 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9月24日,省委书记王晓晖前往自贡市、内江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工作会议部署落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当前,全省上下正朝着全年既定目标快马加鞭、全力冲刺。调研中,王晓晖认
2022-09-26 10:16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服务民族复兴 促进人类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开展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冯歆然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中国外交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
2022-09-26 10:08
原标题:“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领航中国) 8月28日,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于集乡大于集村党群服务中心里,村党支部书记于振华一边翻看蓝色账本,一边跟记账员们聊天。说起新时代“账目”的变化,大家伙儿全都眉开眼笑。 大于集村是国家级农村社会经济调查观察点,全村有40个记账户。 10年来的“收支账”,写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耕耘收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发展,村民于光平的账上记着“20
2022-09-23 17:51
原标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领航中国) “微山湖环境污染过去都管又都管不住,我们受尽了苦。现在检察机关建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几省一盘棋治污把问题解决了,我们吃上了绿色发展饭,走上了乡村振兴路。”山东微山县张楼镇湖兴村党支部书记化红超说。 包括微山湖在内的南四湖水域,泽及鲁苏豫皖四省,曾多年因多重污染交织,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2-09-23 17:4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沿黄九省区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战略导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金秋时节,九曲黄河蜿蜒穿过中华大地,两岸绿意延绵、林丰草美。这条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如今正在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党的十八
2022-09-23 17:49
原标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领航中国) 野生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青头潜鸭在这里安家,白洋淀的生态让人放心了。” 8月25日,顶着烈日,乘着小船,雄安新区安新县爱鸟护鸟志愿者韩战桥来到一处鸟类栖息地外围,探着身子用望远镜眺望。 “看,芦苇丛中有两只青头潜鸭,旁边还有一群白鹭。”他说,目前鸟类种类比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31种。 行走在雄安新区,处处可以感受到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智慧”
2022-09-23 17: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完成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中华大地书写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山乡巨变、山河锦绣。这是书写了“最成功脱贫故事”的今日的中国! 一组组温暖的数据,见证着改变,更振奋人心: 2021年,我国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2500元;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已达3239.5万人,
2022-09-23 17:47
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曾经一段时期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伤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上率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开创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新局面。 北京的北海公园位于城区的中心地带,这里既是游客观光游览的打
2022-09-23 17:46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 新华社记者 9月23日,秋分,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放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稻浪随风起伏,玉米长势喜人,田野上铺展着丰收的图景。 粮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四川考察粮食生产时指出:“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极端天气频
2022-09-23 17: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新基建加快布局,一张现代化基础设施网,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连接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唐山、天津滨海的两条城际铁路——京唐、京滨城际铁路,眼下正在联调联试。年底前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优化
2022-09-23 17:44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新时代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党中央和习主席领导指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综述 新华社记者梅常伟 解放军报记者费士廷、钱宗阳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东风-17常规导弹方队。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穿梭过去与未来,铭记光荣与梦想。 人民军队诞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
2022-09-23 17:42
谷黄稻香瓜果脆,又是一年丰收季。九月的贡井大地,田畴似锦、沃野生金,唱响丰收赞歌。一片片稻田、一只只大闸蟹、一尾尾鱼虾、一串串瓜果……无不在诉说着村民们甜蜜的新生活;高粱红、葡萄紫、稻谷黄、蔬菜绿……无不在展现着秋收图景里最动人的颜色。 9月23日,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我们借此丰收节的契机,弘扬贡井农耕文明,展示当代农
2022-09-23 17:33
“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华大地正展现出天蓝地绿水清的亮丽新景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远眺山峦叠翠,近看碧波荡漾……
2022-09-23 16:47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题:“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今年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疫情防
2022-09-23 16:35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题: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述评 新华社记者姜琳、谢希瑶、潘洁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关键一招:“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
2022-09-23 16:27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非凡十年,发展为了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始终如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这些年早已家喻户晓。“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要求,这些年成为越来越多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
2022-09-23 16:25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题:迈向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高质量发展述评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潘洁、刘夏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国际国内大局大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迈向更加光明的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2022-09-23 16:23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
2022-09-23 09:2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社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觉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形成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 中秋节前
2022-09-23 09:19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