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苦难辉煌,是人类历史上一部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是重大现实课题,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好党的百年历史,是我们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力量源泉。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学史明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理悟道、知行合一,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以学史明理为前提,高质量开展好党史
2021-09-06 00:00
区环卫站持续加强各垃圾点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力度,增加巡回清运频次,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每日对各垃圾点及周边地面冲洗1-2次,清除异味和地面油污。目前,贡井区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约120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09-06 00:00
区环卫站保持疫情防控高压态势,落实专人每日对管辖范围内的69座公厕、52座垃圾库(点)、160余个果皮箱和43处废弃口罩收集点进行全面消毒,规范环卫安全作业流程,有力有效切断病菌传染路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09-06 00:00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科学合理增加道路巡回清扫频次,严格实施盐马路、长征大道24小时巡回保洁,城区主次干道每天冲洒水不低于4次、机械化清扫不低于2次,新配置2辆小型雾炮车,实行“干扫、冲洗、湿扫、洒水、喷雾”机械化清扫模式,达到“雾炮降尘、洒水抑尘、机扫吸尘、冲洗除尘”机械化联合作业除尘效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09-06 00:00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落实“日常巡查管片、设卡夜查盯点”措施,加强工地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路段监管力度,强化联动执法工作机制,依法查处渣运车辆沿途遗撒、无证运输、随意倾倒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检查24次,检查渣运车辆380余台次,责令整改20余台次,处罚道路污染行为3起,罚款1.4万元。(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09-06 00:00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辖区已开工平基土石方工地制作统一公示牌,载明渣土运输单位、运输路线、监管责任人等信息,加强群众监督。按照“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工作思路,增加执法检查频次,重点检查建筑工地落实出入口车辆冲洗,裸土覆盖、湿法作业、渣运车辆密闭运输等措施。共检查工地110余家(次),查处工地扬尘、环境污染行为15起,罚款22万元。(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09-06 00:00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宣传引导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方式,加大户外广告教育宣传及设置审批,要求商家定期检查、维修门店牌匾;按照“一店一招、一路一牌”原则,对“一店多招”、门店招牌电线杂乱、乱设灯箱广告、招牌破损等现象进行依法拆除或责令整改。目前共拆除违规设置广告20余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09-06 00:00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一规劝、二教育、三执法”原则,执法人员对沿街露天夜宵、夜市摊点进行逐个排查,规劝占道经营商户,检查液化气罐安全性,阻止高音喇叭揽客行为,劝阻食客高声划拳喧哗,同时明确夜间摆摊时间,要求摊主严格遵守出收摊时间并保持周边卫生干净整洁。8月以来,规范夜间占道经营行为80余起,暂扣高音喇叭7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09-06 00:00
近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地毯式清理城区公共广场、主街大道、人行道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店外经营等行为,现场责令整改到位并做好宣传教育;依规拆除市场周边乱搭乱建、遮阳棚伞、展架等;督促商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禁止乱泼乱倒,保持门前卫生整洁。8月以来,清理流动摊贩350余起,规范越门经营110余家,拆除棚伞、展架等20余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09-06 00:00
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进一步巩固“户清扫、村收集、镇(区)运输、市处理”模式,实现了全域垃圾密闭化运输,成佳镇、五宝镇垃圾压缩中转站2座正常运行,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确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实行“两次四分”垃圾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转运方法、“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利用方法。推进“两镇两街”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设置大型户外景观小品4处,
2021-09-06 00:00
为有效防止城区道路扬尘污染,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贡井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开展脏车入城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对脏车开展入城检查、教育劝导、清洗整改等相关工作。定点守卡,建立制度。结合辖区实际,将脏车入城纳入常态化整治,优化脏车入城检查点指示牌、提示引导5块,保留固定检查点2个、流动检查岗1个,长土街、盐都大道西延线、贡雷路等脏车入城洗车点4处;建立和完善脏车检查标准、细化工作流程、整治专班,形成制度
2021-09-06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认识党百年历史取得的伟大成就——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
2021-09-05 00:00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正确党史观是唯物史观在认识和研究党史中的指导、运用和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以正确党史观为思想理论基础,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党的非凡历史中守初心
2021-09-05 00:00
伟大征程,波澜壮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的成功经验,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
2021-09-05 00:00
如果说“革命”是近代中国的显著标识,那么“改革开放”则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改革开放的动因、过程、价值导向,还是最终效果,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始终为了人民并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历史。面向未来
2021-09-05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号召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带领全体共产党员以坚定的意志、清醒的头脑、铿锵的步伐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我们党在百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在不断接受各式各样的考验,最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进京赶考”。新中国成立在即,毛泽东率中
2021-09-05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的口号震撼人们心灵,“人民”二字以86次高频响彻中华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
2021-09-05 00:0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根本在于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党的百年奋斗
2021-09-05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不仅是中国的伟大成就,也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2021-09-05 00:0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版。通往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
2021-09-05 00:00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