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综合

  • 柳直荀:九霄杨柳虽不在,革命信念永传承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1957年5月,毛泽东复信柳直荀夫人李淑一,并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骄杨”是指杨开慧,“柳”则是指毛泽东的早年挚友柳直荀。  芒种时节,万物拔节生长。记者从长沙市区驱车50公里,来到位于长沙县高桥镇锦绣社区的柳直荀故居。群山怀抱中,这幢白墙青瓦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宅显得静谧而清新。1898年11月3日,柳直荀出生在此。  柳家属书香世家,其父柳大谧为人

    2021-09-11 00:00

  • 陈毅三进泰州会“二李”

     1939年夏至1940年春,为实现新四军“挺进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陈毅在指挥建立向北发展的“江心跳板”(扬中)后,秉持大智大勇,先后三次进入泰州城,与国民党军地方实力派“二李”(李明扬、李长江)谈判。此举不仅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了中间力量,同时为新四军的东进北上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党我军统战工作中的经典范例。  挺进苏北,发展华中  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巩固华

    2021-09-11 00:00

  • 刘胡兰:领袖两度题词的女英雄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挥毫泼墨,把这个评价赋予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一位杰出的中华儿女——刘胡兰。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是谁第一个挥泪写下女英雄?毛泽东主席因何两次为刘胡兰题词?杀害刘胡兰的凶手是怎样找到并得到应有惩罚的?刘胡兰的母亲因何蒙受不白之冤?在还其清白之时,又是怎样解开了一个多年的疑案——到底是谁出卖了刘胡兰?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

    2021-09-11 00:00

  • 龚饮冰:袈裟拂霜刃 万金照清贫

    【名片】  龚饮冰(1896-1976),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大学法政专科。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国共合作期间担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秘书,以公开身份做联络统战工作,与谢觉哉一起办《湖南民报》,担任湖南新闻记者联合会的主委和党团书记。1927年“马日事变”发生后,开始长达20余年的秘密情报工作,在上海领导建立了多部秘密电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银行总经理、中央统

    2021-09-11 00:00

  • 悟道、明志、践行:青少年毛泽东的读书经

     读领袖年谱,对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很有启迪意义。《毛泽东年谱(1893—1949)》作为国内外首次详细记述毛泽东的思想和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用8年时间精心编撰而成,是一部集资料性、学术性、权威性于一体的高水平年谱,对于系统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多侧面多角度把握他的科学思想体系,感悟他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并从他走过的路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曲

    2021-09-11 00:00

  • 焦裕禄在洛矿

    在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洛阳矿山机器厂(简称“洛矿”)内,焦裕禄大道西侧的人行道上,陈列着一台63年前由焦裕禄主持制造的全国第一台直径2.5米双筒卷扬机。日升月落,寒来暑往,它静静地屹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初到洛矿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有6个在洛阳立项开工,其中就包括洛阳矿山机器厂。同年6月,31岁的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怀

    2021-09-11 00:00

  • 一文一武两刘春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同名同姓的革命同志,除“南北二乔”之外,新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两位李达、两位金城、两位朱光、两位郁文、两位凌云、两位李琦等。这里要讲的是“文武两刘春”的故事。  “你也是个秀才呢”  两位刘春,一位年纪大一些,1912年生于江西省吉水县,原名刘伯文,1935年在北平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2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文化总同盟,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使用李

    2021-09-11 00:00

  • 李大钊:长夜茫茫破曙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光辉写照。他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国研究、讲授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中国革命造就了最初的一批共产主义者,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他是第一个与共产国际代表商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人,是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并成为孙中山指定进入国民党一大主席团唯一的共产党人。他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却未曾担任过什么重要领导职务。他是献身革命的

    2021-09-11 00:00

  • 吕正操妙计除据点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吕正操率国民党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率部驰骋冀中平原,积极展开敌后战争,书写了平原抗战中的传奇历史。  1940年初,日军在临城县平汉铁路以西修筑了一条南北封锁沟,并在胶泥沟村建立了据点和炮楼,驻扎有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和一个警察所,还有便衣汉奸、密探等。据点里的日伪军经常外出对附近的村庄烧

    2021-09-11 00:00

  • 毛泽东在书山学海中“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生前大力倡导,并终身躬行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里说的调查研究,不是深入实际,深入农村,深入工厂、学校,深入街道、社区去调查研究;而是要多读书,广读书,在史籍学海中进行“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过程中,对书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记载、纪事、纪实、评论、评说、评价等,习惯把载有与此相同内容的书都找出来,一种一种地读。前人写的,后人写的;前人的注释、评论,后人的考证、评

    2021-09-11 00:00

  • 学习《陈云年谱》,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崇高风范

     陈云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长达70余年,经历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年谱》详细记述陈云的生平、业绩和思想,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习年谱有助于我们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一)  我们应系统学习陈云在党的历史各个时期的革命经历

    2021-09-11 00:00

  • 粟裕在浙西南的光辉岁月

     1934年8月至1938年3月,粟裕率部挺进浙西南,为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行动付出巨大牺牲,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孤军奋战,表现出他对党和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挺进浙江  1934年6月,在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前夕,红七军团奉命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深入闽浙赣皖国民党统治的深远后方,掩护中央实施战略转移,推动抗日运动。  7月6日晚,先遣队约6000人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浴血征战。其

    2021-09-11 00:00

  • 《论持久战》展现毛泽东雄才伟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人数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不仅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有力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

    2021-09-11 00:00

  • 伍云甫:风云百变客 恰是弄潮人

    【名片】  伍云甫,湖南耒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1930年参加“中央特科”举办的无线电培训班学习机务技术,1931年调中央苏区参与组建红军无线电通讯大队。长征途中,为保障我军无线电通讯联络做了大量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中央军委秘书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行政处处长、中央工委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

    2021-09-11 00:00

  • “复旦英烈”邹泽沛

    复旦大学校史馆的“复旦英烈墙”上,红色五角星嵌中的花圈图案下,有这样三行文字——邹泽沛(1916年—1941年),四川江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9月入复旦大学教育系学习,1936年4月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被捕。1941年7月在狱中病逝。  校史馆除了简短的文字外,没有其他任何资料。笔者走访了江津龙门场邹氏家族,又查阅上海市青年运动史、上海市党史和上海市档案馆提供的资料,终于,一个血肉丰满的英雄

    2021-09-11 00:00

  • 谭政文:忠勇淬利剑 屡拭扫妖氛

    【名片】  谭政文(1910-1961),湖南资兴人。1926年投身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任红一军团2师特派员。1935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副处长兼地方部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地方部长。1942年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常委、社会部长、兼晋绥边区政府公安总局局长。1948年6月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1949年任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1949年11月调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社会部

    2021-09-11 00:00

  • 让毛泽东“放心”的战将邓华

      邓华戎马一生,战功卓著,自湘南起义参军,从井冈山打到太行山、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从鸭绿江畔打到三八线南,从一名战士成长为新中国上将,纵横万里,驰骋疆场,足智多谋,是我军不可多得的名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召见邓华时表示:“你去了,我放心!”  常出“好主意”,无愧“好帮手”  邓华在战场上胸怀全局、敢于担当,头脑冷静、实事求是,不唯上、不盲从,经常根据战场实际形势对上级既定作战部署提

    2021-09-11 00:00

  • 李白:电波穿逝水,英魂贯长虹

    【名片】  李白(1910-1949),湖南浏阳人,原名李华初,化名李朴、李霞、李静安,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过秋收起义、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10月,李白接受中央委派到上海建立秘密电台,负责上海地下党与党中央的电讯联络。三次被捕,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5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年仅39岁。2009年9月,李白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

    2021-09-11 00:00

  • 虽死犹生谢子长

     193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将一位烈士的遗骸移葬于其家乡枣树坪。毛泽东先后两次为其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这位烈士,就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谢子长。  谢子长,1897年生,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投笔从戎、立志“以武装打垮旧世界”的谢子长,来到政治倾向进步的石谦旅的一个团里任连长,并在该团秘密发展中共党

    2021-09-11 00:00

  • 李涛:料敌如神算 智勇驱凶霾

    【名片】  李涛(1905-1970),湖南汝城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开国上将中,李涛长期领导军队参谋部门和隐蔽战线群体,是战争年代在毛泽东身边负责参谋工作时间最长的高级将领,参与谋划了解放战争一系列重大战役,功绩卓著,却鲜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后,李涛历任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兼第一局局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长、中央军委技术部部长、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政委等职,是我军技术工作的开创者

    2021-09-11 00:00

<

...

826827828829830831832833834

...

>

热门新闻

  • 传奇人生 世纪之爱 伊莎白百年人生传记纪录片首次呈现
  • H5 | 2023年自贡市“我们的节日·春节”福字消消乐活动
  • 贡井一家企业、一名个人上榜四川电子商务百强名单
  • 央媒看四川丨成都:环评审批改革为企业减成本
  • 习语回响丨苦练治水“内功”,一江清水出三江
  •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强调:认识更深刻态度更坚决行动更有力,不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 贡井全域旅游——“乡”约建设镇
  • 习语回响丨不断揭开三星堆的秘密
  • 全省“双抢”进入收尾阶段 预计本月中旬实现大春应栽尽栽丨牢记嘱托 奋力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
  • 央媒看四川丨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创历史新高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