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综合

  • 双面“通天”谍 实我同路人

    受陈赓直接领导,被蒋介石重用,深受英国探员赏识,获周恩来临终挂念。这些标签,都指向一个叫杨登瀛的人。杨登瀛,原名鲍君甫,别名刘君珊。1901年出生于广东中山。自幼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19年回国,1924年加入国民党。他是我党在敌侦查机关中建立的第一个反间谍关系,为我党隐蔽战线斗争做出过卓越贡献。  蒋介石的“特派员”  杨登瀛精通日语,交友广泛,是个“日本通”。在日留学期间接触过马克思

    2021-09-12 00:00

  • 锻炼身体与精神

    【家书原文摘编】  谦芳、茂杞、岂凡、学涵、学初、峙璜、延仁、学安:  你们这批我不认识的人,我却喜欢看你们的来信,尤其说到你们思想改进想做番事业的信……学涵说:“我这次的决定,经过了一段很痛苦的思想斗争。”学初说:“我真欢喜,我突破了五关,斩了六将。”如果不是说考试的关而是说“很痛苦的思想斗争”的关的话,那我要告诉你,你们过的还只是“童子关”——笠仲没过得去的关而不是真正的关。前几年你们的叔父或

    2021-09-12 00:00

  • 红背骨县长

    近日来,位于江西省莲花县升坊镇浯二村的红色教育点格外热闹,一批批游客纷纷前来,追忆被当地百姓称为“红背骨县长”的共产党人刘仁堪。  追求主义,引路上井冈  刘仁堪,江西莲花人,1895年生。刘家是医药世家,刘仁堪幼时读私塾,后来在县城琴水书院读书,同时跟随父亲学习行医,立志要做一名医生。  父亲去世后,为养家糊口,刘仁堪于1924年来到长沙,在码头上“担箩”做劳工谋生。当时,莲花县在长沙做搬运工的

    2021-09-12 00:00

  • 播火者李大钊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动档案史料展”,通过大量图片与档案实物,介绍了李大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其中二十余件档案首次向公众展出。让我们通过档案,了解这位播火者。  传播与研究唯物史观  近百年前,北京大学学生的试卷长什么样?  展览中展出了1923年北大政治系二年级学生贺廷珊的一份试卷,这份试卷是一篇论文—

    2021-09-12 00:00

  • 独臂虎将彭绍辉

     彭绍辉是一位从湖南湘潭韶山冲走出来的我军传奇将领,战争期间不幸失去左臂,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人称“独臂上将”。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自学成才、笔耕不辍,以身作则、严于家教,毛泽东赞誉他是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  负伤断臂、苦练本领、重返战场  彭绍辉加入革命队伍后,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发生于1928年7月的平江起义,从此开启了他新的人生历程。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部队面临着敌人的围

    2021-09-12 00:00

  • 王尽美:壮美青春光和热 尽善尽美唯解放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1925年8月,青岛。病榻上的青年在弥留之际,向身边的同志留下遗嘱:“希望全体同志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和为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他就是王尽美,生命的刻度永远停在了27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辞世的一位。  1918年,刚满20岁的王尽美,在家乡考取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彼

    2021-09-12 00:00

  •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血战  借助夜色 猫着腰 作为第二梯队  临时补充上来的一个兵  他踩着滚烫的焦土  一步步前行 同时  他也在一步步走完他的烈士之旅  目前的战况是  第一梯队打残了 拼光了  第二梯队只剩下他们了  当他们第130次 或第289次  (最终的数字是第900次)  从坑道突入表面阵地  他们从身体里掏出了誓词  掏出了忠诚和胆魄  最后只剩下慷慨一死  掏自己的命了  子弹从敌

    2021-09-12 00:00

  • 我替父亲看到了“可爱的中国”

    我一生只见过父亲方志敏两次,但是够我怀念一辈子的了。  1932年冬天,国民党军出动近40万兵力,第四次疯狂“围剿”苏区。我就出生在这次围剿的炮火中。当时敌人已经冲到了村庄边上,母亲是在转移途中自己扯断脐带,把我带到了人世间。迫于当时的形势,我被父母送到当地老百姓家里寄养。1935年,父亲被捕,继而遭到杀害,敌人为斩草除根,四处搜捕方志敏的后人。我被迫改了姓名,跟着养父母生活在农村。  直到194

    2021-09-12 00:00

  • 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位于湖南宁乡市沙田乡长冲村构子冲,周边群峰连绵,松竹苍翠。时值“五一”假期,前来参观的游客较多,平日静谧的小山村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何叔衡故居为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朝西,平面呈方形,整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主体建筑呈倒“凹”字形布局,共有大小房屋23间。这里是何叔衡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  何叔衡,1876年出生,湖南省宁乡人。1913年何

    2021-09-12 00:00

  • 杨明斋:早期党组织的重要创建者

    对许多人来说,杨明斋这个名字也许有些陌生,但他在中共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杨明斋不仅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更重要的,他是中共早期党组织创建的重要推动者。  (一)  杨明斋1882年3月生于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杨明斋聪颖好学,15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因为家境每况愈下,1901年4月,杨明斋到俄国海参崴当了一名工人,后又深入西伯利亚

    2021-09-12 00:00

  • 毛泽东:我们的老校长

    毛泽东与中央党校有很深的渊源,1933年5月23日,毛泽东曾给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高级班学员讲中国苏维埃革命史。他生动地讲述了中国苏维埃运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回答了学员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我们为什么不能进行议会斗争和其他合法斗争?”等问题。学员肖锋曾写道:“毛主席讲的课,言简意明,通俗易懂,解答了我们心中不太明白但又迫切想知道的问题,打开了我们困惑的心结,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明了我们今后战

    2021-09-12 00:00

  • 邓中夏:把骨头烧成灰,还是共产党员

    湘粤交界的宜章县,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全县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1881人,其中核定有姓名的烈士1352人。邓中夏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  从县城向北10余公里,有一个名叫邓家湾的小村庄,民风淳朴,景色优美。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邓中夏就出生在这里。  5月7日,记者沿着先烈足迹来到邓家湾村,一栋湘南民居格调的青砖瓦房便是邓中夏的故居。这里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第一批爱国

    2021-09-12 00:00

  • “余生艰险尽,后继可沾晖”

     革命烈士陈寿昌,浙江镇海人,我党早期隐蔽战线工作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央特科时期,他沉着、机智、勇敢地战斗在国民党警宪特密布的上海滩,出色完成党交给的情报联络、除奸反特、安全保卫以及通讯、交通等任务,为保卫党中央和苏区反“围剿”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一个月要搬几次家的百变情报员  1928年4月,陈寿昌被抽调到中央特科二科情报科,成为周恩来领导的中央特科“三陈(即陈赓、陈寿昌、陈养山)”之一,主要负

    2021-09-12 00:00

  • 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

    洪超参加过广州起义、井冈山斗争及历次反“围剿”作战,战功显赫,尤其是失去左臂后依然冲在前线,却不幸倒在了国民党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是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他将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的事业,作为长征路上身先士卒的开路先锋,他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艰辛童年,自幼种下向往革命的种子  洪超,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他6岁丧父,9岁时母亲改嫁,从此与祖母相依为命。

    2021-09-12 00:00

  • 《狱中自述》:“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纪念日前夕,重读李大钊的《狱中自述》,不仅是对李大钊的深切缅怀,而且也是对建党百年辉煌历史的深情凝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李大钊的《狱中自述》虽然不像《李秀成自述》、瞿秋白《多余的话》那样曾经聚讼纷纭,在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议,但是在那个“极左”的年代,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做文章,借以污蔑李大钊同志为“叛徒”。如今

    2021-09-12 00:00

  • 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

    溆水汤汤,日夜奔流,穿溆浦县城而过。河畔一处幽静院落,松柏苍翠,古樟如盖,这便是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每天来此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  5月9日,记者来到这里,正遇上一队游客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大的向警予铜像前,讲解员冯思思介绍:“向警予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毛泽东评价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生在溆浦县城一个富商家庭。8岁时进入兄长向先钺在县城

    2021-09-12 00:00

  • 深潜十六载 屡获探骊珠

    陈养山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央特科工作时间最长,两次掩护贺龙,发展了我党首个在敌人情报系统高层的特工,与敌人斗争十数载从未失手,被称为“福将”。  好友入“中统”,慧眼建内线  1927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建立中央特科,由周恩来直接领导,从事情报和保卫工作。1928年,国民党中央在组织部内设立党务调查科,即后来的“中统”。当时,上海党组织全部转入地下,陈养山完成掩护贺龙的任务后无法找

    2021-09-12 00:00

  • 永远铭记毛泽东的历史功勋

    逄先知,1929年10月生,山东胶县人。1950年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前后16年。后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采访组:逄老,您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您为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16年,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亲历者。请您讲讲毛泽东的读书故事,谈谈他读书的特点。  逄先知: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孜孜不息的读书生活伴随着他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联系在一起。我

    2021-09-12 00:00

  • 不动安如山 谈笑戏凶顽

    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的正厅,安放的是朱德、彭德怀等开国元勋的骨灰盒。有一个人,既没有担任过中央领导,也没有军衔,却得以与朱德、彭德怀“同室”。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学生,出了一大批将军级的军事人才。有一个人,同样表现出色,却不想做将军。  这个人就是王世英,中央特科最后一位负责人。  “不做将军做特工”。王世英在白色恐怖下的沪宁津等地坚持我党地下斗争,建立和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内线关系,使中

    2021-09-12 00:00

  • 郭隆真:六次被捕入狱的革命女子

    1931年4月5日凌晨,山东济南国民党第一监狱的狱门被缓缓打开,邓恩铭、刘谦初、郭隆真等22位共产党员将被押赴刑场。遍体鳞伤的郭隆真昂首挺胸,攥紧滴血的拳头,振臂高呼:“革命成功万岁!”“共产党万岁!”呼喊声刺破黎明前的黑暗,响彻天际。刽子手的枪声提前响起,郭隆真倒在狱中,生命永远定格在37岁。这一天牺牲的22位共产党员被称为“四五”烈士,郭隆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接受五四运动洗礼。郭隆真原名郭

    2021-09-12 00:00

<

...

823824825826827828829830831

...

>

热门新闻

  • 传奇人生 世纪之爱 伊莎白百年人生传记纪录片首次呈现
  • H5 | 2023年自贡市“我们的节日·春节”福字消消乐活动
  • 贡井一家企业、一名个人上榜四川电子商务百强名单
  • 央媒看四川丨成都:环评审批改革为企业减成本
  • 习语回响丨苦练治水“内功”,一江清水出三江
  • 贡井全域旅游——“乡”约建设镇
  •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强调:认识更深刻态度更坚决行动更有力,不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 习语回响丨不断揭开三星堆的秘密
  • 全省“双抢”进入收尾阶段 预计本月中旬实现大春应栽尽栽丨牢记嘱托 奋力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
  • 央媒看四川丨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创历史新高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