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当下,有一些干部因疫情防控不力、擅离职守、弄虚作假等问题被严肃问责。这些干部被问责的具体原因从表面看不尽相同,但根子里还是“懒惰”二字作祟——行动懒惰、思想更懒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给那些尸位素餐、怠惰无为,心不在焉、得过且过的干部画了画像,提出了“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的明确要求,值得各级领导干部警醒。 所谓“思想懒惰”,是指少数
2021-10-11 00:00
以《大众哲学》闻名于世的艾思奇是云南腾冲和顺乡人。今天,在他的故居悬挂着这样一首诗:“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蒋军一败如山倒,哲学尤输仰令名”。诗的作者是曾担任蒋介石和蒋经国高级幕僚的马壁。1984年,马壁从台湾首次返回大陆的时候,专为艾思奇故居写了这首诗。 为什么这样一本通俗哲学读物,能启发激励成千上万青年奔向革命,奔向抗日前线,“一卷书雄百万兵”,令“蒋军一败如山倒”呢? 《大
2021-10-11 00:00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一代又一代青年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奏响了一部又一部激昂澎湃的时代凯歌。进入新
2021-10-11 00:00
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习近平同志在地方从政时,把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运用到工作当中,立下了为民负责、为民担当的尺度。 1982年3月,习近平同志从部队转业,来到河北省正定县。那个时候,正定是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粮食亩产“跨长江”的高产县,被树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是一个“好县”。通过走村入户、和群众交心,他很快摸清了真实情况,提出正定是一个“高产穷县”。他把
2021-10-11 00:00
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和历史凝成的生存体系,涵盖了人类实践的广阔时空,承载着人类精神的恢弘历程,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永恒而根本的依托。当代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正处在“两个大局”深刻浮现的历史大变局之中。置身于这样重大的历史关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文明观为指导,深刻回应当今世界的文明进步诉求,注重以唯物史观的实践观点去揭示文明形态的本质属性,以世界历史的开阔眼光去阐发文
2021-10-11 00:0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部分人士开始鼓吹疫情将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美国、日本等部分国家推出支持企业“撤离中国”的政策,引发国内外对外资撤离中国、产业从中国转移的关注和担忧。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确实给我国产业链发展带来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全面客观辩证的视角,就能更加深入积极地看到我国产业链的地位影响、发展韧性和发展前景,坚信我国能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中化危为机。 中国在全
2021-10-11 00:00
2020年3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又一次强调,要“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交
2021-10-11 00:00
美国经济学教授阿比吉特·巴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因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获奖。但是,这三位得主都没有任何关于中国减贫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化理论阐释,而缺乏中国样本的减贫理论,注定是不全面不完备的。 摆脱贫困是人类最大的难题。几千年来,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伟大历史。目前,人类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就是减轻各种形式的全球贫困。这几位荣誉新得主曾深入五大洲多个国
2021-10-11 0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过40多年改革实践的检验已经基本定型。未来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从而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21-10-11 00:00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过去单提“农业现代化”不同,这是党和国家文献中首次明确增加了“农村现代化”这一内容,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城乡关系长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2021-10-11 00:00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给我们实现目标任务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疫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发挥独特优势,坚定实现目标任务信心。坚定信心是战胜困难、完成目标任务的动力源泉。虽然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小,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综合起来看
2021-10-11 00:00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一定冲击,但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决定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和制度变革,将对我国经济发展长期持续稳定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使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长期稳定在合理增长区间。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决定因素 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由该国主要因素决定的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及其长期趋势,具有稳定性、内在性和长期性等特征。稳定性,就是经济运行在一定
2021-10-11 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这一高屋建瓴的论断,为新时代国家储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当下,全球安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威胁。疫情防控工作,对各国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无疑是一次严峻的大考。面对全球医疗物资紧缺的挑战,国家储备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国家物资储备体系是国家储备体系的核心,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
2021-10-11 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科技创新、狠抓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等问题,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制造业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必须深入
2021-10-11 00:0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部分人士开始鼓吹疫情将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美国、日本等部分国家推出支持企业“撤离中国”的政策,引发国内外对外资撤离中国、产业从中国转移的关注和担忧。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确实给我国产业链发展带来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全面客观辩证的视角,就能更加深入积极地看到我国产业链的地位影响、发展韧性和发展前景,坚信我国能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中化危为机。 中国
2021-10-11 00:00
2020年3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又一次强调,要“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
2021-10-11 00:00
进入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就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时候,全球疫情却又呈快速蔓延态势,加之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可以说,今年我国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异常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是多年来少有的。在此背景下,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变压力为动
2021-10-11 0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众多优势中,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政治基础更加牢固、政治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确保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能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从这一根本点出发思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
2021-10-11 0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这一显著优势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也体现出这一制度强大持久的生命力,这一制度保障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 我们建立的国家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2021-10-11 0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方面的显著优势之一,同时还将坚持改革创新确立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不断地强化各方面创新,以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我国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2021-10-11 00:00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