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能有效提高经济竞争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2020年度知识产权指标位列四川第十八位,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差、底子薄。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甘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提升知识产权发展意识,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成为甘孜
2021-11-03 00:00
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于1995年创办,已举办18届,是目前中国西部地区规格和国际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科技与人才对外交流合作盛会。本届“海科会”紧扣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关于创新发展的最新部署,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球,全面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推动形成一批国际学术交流成果,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促成一批高新科技项目落户,为四川未来的创新发展积蓄强大动能,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
2021-11-03 00:00
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简政放权,2019年3月,住建部印发通知,明确将燃气经营许可证核发时限减少为12个工作日。但当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组打开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上面显示的时限却为45个工作日。 线上平台数据更新滞后,那么线下业务执行情况如何?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9月2日,督查组一行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暗访。 “您好,办理
2021-11-03 00:00
本报绵阳9月8日电 (记者张文)8日,第九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宣布大会开幕。 本届科博会以“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合作共享”为主题,500余家企业和机构将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展参会,匈牙利作为主宾国参展。多名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翘楚将围绕航天科技、信息技术、区域协同创新、人工智能等领域发表主题演讲
2021-11-03 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被称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明确,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丰富多元的课程开设是重要一环。新学期伊始,文化版今起推出策划“解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约请记者走进多地中小学课堂,观察思政课、心理课
2021-11-03 00:00
本报广汉9月11日电 (记者王明峰、王珏)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考古中国”重要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了3、4号坑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发现包括完整金面具、青铜“神坛”、神树纹玉琮等一批文物。据介绍,3号坑出土各类器物残件和标本共729件。较完整遗物共478件(组),残件141件。其中,较完整器物包括铜器293件、玉器45件、象牙10
2021-11-03 00:0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我们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
2021-11-03 00:00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冯华)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11日,国内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在四川广元正式投运。这是我国核工业产业链后端标志性工程,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已经实现高放废液处理能力零的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的国家。 放射性废物处理是核能安全利用的最后一环,其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是高放废液处理。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是在11
2021-11-03 00:00
要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灾区群众广泛开展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活动,在中央和四川省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的教学楼废墟前,巨大的汶川特大地震纪
2021-11-03 00:00
在四川绵阳市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旁,有一座特别的建筑,从空中俯瞰,像是大地被地震无情地撕裂后留下的巨大伤口。这座建筑名为“裂缝”,寓意为“将灾难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这就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序厅正中石柱镌刻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15个大字。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念馆党委书记冯正碧介绍,基本陈展《山川永纪》分为6部分,真实记录汶川特大地
2021-11-03 00:00
漫步在富有浓郁羌藏风情的映秀小镇上,别致的三层小楼整齐划一,餐馆、旅店一家挨着一家,街头巷尾红旗摇曳招展,家家户户门前大红灯笼喜气洋洋,人们忙进忙出,游客高声谈笑,一派祥和景象,曾经满目疮痍的映秀镇已焕然一新。 “现在的映秀镇,全是震后规划重建的。”站在自家三层小楼前,50岁的居民刘安芳表示,自己家有6口人,分到了两套房,一套用于自住,一套改建成旅店。“每年5月至10月是旺季,来映秀游玩避暑培训
2021-11-03 00:00
节约源于一点一滴。日前,读者来信版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围绕办公室浪费现象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65.49%受访者反映自己所在单位“经常发生”浪费,31.76%表示“偶尔遇到”;近七成人坦陈自己有过浪费行为;纸张是最容易浪费的物品,水电能源、办公文具等浪费也比较突出 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不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引导职工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绿色低碳
2021-11-03 00:00
本报电 今年5月以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开展“行长跑流程 金融为民解难题”专项活动,聚焦外汇管理和外汇服务中的“急难愁盼”,问需市场主体,收集问题清单,深入推进汇率避险、外汇便利化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对1000余家涉外企业开展外汇政策及衍生品知识培训,全省汇率衍生品签约89.6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倍,通过跨境区块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办理出口贸易融资268笔、金额
2021-11-03 00:00
国家提出以数字经济来做基建设计,通过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对传统产业进行改进,这几年我们做得非常成功,尤其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各行业。 智慧医疗和智能家居是AI赋能产业的一部分。智慧医疗就是通过人工智能、5G技术与物联网,把医疗信息化,实现各级医院之间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医疗信息资源和医疗文件资源共享,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大型贵重和特殊医学仪器设备共享,重要
2021-11-03 00:00
多年来,我国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全世界最顶尖的从事纳米技术研究的20家机构中,中国占了11家。我国的纳米科学中心跟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这三家位居世界前三。我们在纳米科技的很多领域,比如极限测量、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催化、纳米能源、纳米生物安全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有40多位中科院院士正在从事纳米科技研究。我们有146项自然科学奖,尤其是自然科学一等奖里边占1/3是纳
2021-11-03 00:00
第七届“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选手是来自新加坡的何涛。他带来了《基于干血浆斑技术的远程血检解决方案》的创业项目,“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孵化的基于干血浆斑技术的远程微血检解决方案,项目是个连接器,我们的愿景是共同健康。” 据2018年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至少有9亿人没有参加血液检查,其障碍在于主流的血液检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参与
2021-11-03 00:00
本报成都9月14日电 (记者张文)日前,“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在四川成都举行决赛,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与节能环保、互联网与现代服务五大领域的9个项目在现场路演。项目的技术创新体现在哪里?未来的商业规划是怎样?项目如何实现盈利……路演中,评委们提问“辣味十足”,其专业建议为选手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比赛之前,成都方面就做了不少企业对接、政策宣讲
2021-11-03 00:00
日前,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2名海内外院士,以及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的代表,在线上线下,共同开启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海科会”)大幕。 本届“海科会”以“科技促发展·创新谋未来”为主题,配套举办全球青年学者论坛、2021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论坛等22项特色活动,内容丰富。与会人士围绕会议主题深入交流探讨,碰撞思想火花,推动人才项目合作,
2021-11-03 00:00
新华社成都9月16日电 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式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16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开幕式和论坛并致辞。 胡春华指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开发开放,强调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并对办好西部国际博览会作出重要指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021-11-03 00:00
9月16日晚,四川省泸县福集镇龙脑桥中心小学安置点,救灾帐篷亮起灯光,受灾群众安稳过夜。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9月16日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16日下午,泸县“9·16”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对灾情、抗震救灾工作及下一步工作进行通报。截至9月16日16时,地震共造成12.1万人受灾,3人死亡、100人受伤。 地震发生后,泸州市立即启动抗震救灾Ⅰ级应急
2021-11-03 00:00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