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桑·索南达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新华社西宁6月8日电 20多年过去,索南旦正从未停止对父亲杰桑·索南达杰的思念。父亲牺牲时,索南旦正只有10岁。“在我心中,父亲总是风尘仆仆,总有巡不完的山、忙不完的考察。”索南旦正说,“长大后,从与别人的聊天里,从父亲的同事口中,我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父亲,他是那样值得我们敬重。”索南旦正现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扎河乡党委书记。他表示,父亲的精神就像灯塔一样
2021-11-19 11:39
这是李向群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新华社南宁6月11日电 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已在荆州大堤上奋战七昼夜的李向群,缓缓举起右拳,在滔滔洪水声中,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8月22日,这位军龄20个月、党龄8天的解放军战士,倒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永远闭上了眼睛。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李向群烈士纪念广场的雕像前,不时有人瞻仰。不远处的一条巷子深处,便是李向群出生和成长的地方。1
2021-11-19 11: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作出重大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全新的重大判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021-11-19 00:00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我们科学认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历史。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
2021-11-19 00:00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第三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决议”。第一个是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二个是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这三个“历史决议”彰显了两个鲜明的理论特点:一是体现了中国共产
2021-11-19 00: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全会要求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
2021-11-19 00:00
五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历史,它系统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和脉络,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内在逻辑。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理解“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逻辑。从社
2021-11-19 00:00
历史意识是人们在继承历史、创造历史中逐步形成的,并最终内化为主体自身精神的一种自觉意识。中国共产党正因为具备这种自觉意识,才能从历史联系中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第一,用发展的与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无论是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
2021-11-19 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精神谱系,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血脉,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文艺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程,在文艺工作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2021-11-19 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以实际行动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汲取真理和信仰力量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的见证,
2021-11-19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过去一百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因为坚守初心使命,与人民血肉相连
2021-11-19 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高度重视。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做好统战工作,解决的正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回顾百年党史,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
2021-11-19 00:00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一百七十多年以来,《共产党宣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2021-11-19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走过了整整百年曲折而辉煌的历程,百年考古就“中华文明独特文化基因”这一重大问题建构与实证了什么?回顾以往,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和丰硕
2021-11-19 00:00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革命的理论,必须随着时代变化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在中国落地生根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必须本土化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规律。坚持理论创新,要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2021-11-19 00: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党带领人民经过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将“坚持独立自主”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予以强调,意义重大。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从历史维度看,独立自主是中华文化基因。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
2021-11-19 00:00
习主席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故事中的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对于当时的红军来说可不是小事,而是关系政治方向、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因此,习主席指出:“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这一重要论述,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把准政治方向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着
2021-11-19 00:00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中共中央选择重要时间节点,专门用一次全会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镜鉴历史、洞察今天、远观明天,走好实现中
2021-11-19 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
2021-11-19 00:00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种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更不是从书本上抄过来的,而是孕育于伟大斗争,源自伟大实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推进历史进程的
2021-11-19 00:00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