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综合

  • 央媒看四川丨从大学生创业园闯出来的“小巨人”——卡诺普机器人的逐梦历程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在制造业的大舞台上,工业机器人的角色举足轻重。 2024年11月13日,在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机器人本体装配车间调试设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13年来,梦想“做中国工业机器人先锋”的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大学生创业园的格子间起步,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业队伍从5个人发展至400多人,主业从生产

    2025-06-06 13:59

    ​新华社
  • 央媒看四川丨野生大熊猫在线“验货”红外相机 这牙口谁能不爱?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6月5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工作人员整理回收红外相机画面时,发现野生大熊猫活动的珍贵影像。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镜头前“闪亮登场”,其中一只仿佛发现了新奇玩具,对着红外相机“贴脸自拍”,萌态十足。戳视频↑一起看看野生大熊猫的萌趣日常吧。

    2025-06-06 13:59

    央视新闻
  • 央媒看四川丨一座小院激活一片“湾子”——四川富顺县以“乡情小院”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

    5月23日中午,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花园村,赶场回来的村民手里拎着大包小包,三两结伴返回村中。村党总支书记高利站在村道上,和来往的村民打着招呼。“我们村有3000多人,2021年我刚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时,光是上门认人就花了一番工夫。”高利告诉记者,花园村由两个村合并而来,全村人口从原先的1920人增加到了合并后的3775人,村“两委”班子共5个人,每人平均要联系对接700多名群众。 5月29

    2025-06-06 13:58

    农民日报
  • 警惕股市黑嘴 远离非法荐股

    2025-06-06 09:48

  • 今日辟谣(2025年6月5日)

    2025年6月5日  谣 言  高考倒计时,AI押题命中率98%?真相:高考进入冲刺阶段,不少自媒体在社交平台上称,可以利用AI预测考题,包括语文作文题、数学压轴题等;甚至有自媒体打出“命中率98%”的旗号。这是真的吗?实际上,部分自媒体在宣传时把高考试题共性牵强附会成大模型“押中”的结果,所谓“AI押题”的真相是偷换概念或“标题党”,其本质是部分自媒体为吸引眼球或推销自己的有偿服务而进行的虚假

    2025-06-06 09:30

  • 从“一条鱼”到一座城 长江首城的绿色守护进阶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岷江与金沙江携万钧之力,劈开崇山峻岭,于宜宾相拥。两江在宜宾汇流后,其下始称“长江”。自此,滔滔江水一路东流入海。 近年来,宜宾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宜视察时“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的殷殷嘱托,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

    2025-06-05 17:51

    宜宾市融媒体中心
  • 达州达川:酸乌梅的“甜味道”

    每年5月至6月是达州达川乌梅成熟的时节。连日来,在达川区多个乌梅集中种植乡镇,漫山遍野的乌梅树挂满果实,果农们忙着采摘、转运、烘烤乌梅,加工企业忙着收购、加工、出货,一派繁忙景象。 达川区中药材(乌梅)现代农业园区一角。(李彦 摄) 村民采摘忙 采收鲜梅4万吨 在位于达川区百节镇的乌梅山景区,密密麻麻的乌梅缀满枝头,不时会有三三两两的村民手持竹竿,背着背篼采收乌梅。 成熟待采的乌梅。

    2025-06-05 17:50

    达州融媒
  • 海报丨“芒”有所获,“种”有所得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今天(6月5日) 是二十四节气的 芒种 “芒”,指麦芒类植物的收获 “种”,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农谚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此时节农人最为繁忙 民以食为天,喜乐在其中 一收一种,时序轮转 芒种 忙的是耕耘,种的是希望 愿所有人都能 “芒”有所获,“种”有所得

    2025-06-05 17:50

    绵阳市新闻传媒中心
  • 跨越山海的“石榴籽”:两位山东支教老师的彝族传统婚礼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在晨雾缭绕的大凉山群峰间,一场特殊的彝族婚礼让美姑县典补乡够峨村沸腾了。 5月31日清晨,当晨雾尚未被清风吹散,村里的姑娘们就端着水盆蹲在村口。一看到接亲的队伍,“哗啦啦”的水花就往新郎鲁法保身上浇——这是彝族婚礼的传统环节“泼水”。在左邻右舍的泼水祝福与哭嫁歌中,来自山东的支教老师姚俊玲身穿彝族传统嫁衣,与同为支教老师的鲁法保完成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彝族婚礼。

    2025-06-05 17:50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 眉山东坡永丰村:一粒稻谷的72变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大家好,我是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稻田里的一粒稻谷,您可以叫我“东坡大米”。几年前,我普普通通,是地方特色农产品;如今,我们“东坡大米”可是全国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我们旗下有许多的优质稻米品种,我既是修文镇三宝村的“野香优莉丝”,也是太和镇莲墩村的“裕55优16(东坡稻1号)”,还是眉山“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产品,我们不仅承载着眉山人民的农耕智慧,更肩负着

    2025-06-05 17:49

    东坡区融媒体中心
  • 入选国家级重点培育名单!成都郫县豆瓣如何续写“川味传奇”?

    6月4日,我国发布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包括云南小粒咖啡、西湖龙井茶等39个重点培育对象,成都郫县豆瓣上榜。 此次入选国家级重点培育名单,是对成都郫县豆瓣实力的认可。入选国家级重点培育名单后,将如何重点培育? 看实力—— 郫县豆瓣品牌价值达661.09亿元 稳居四川省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榜首 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现代口味的郫县豆瓣,在新时代的洗礼下正焕发出新的

    2025-06-05 17:49

    锦观新闻
  • 算法之外的平衡:村民、熊猫与一条江的故事

    四川宝兴,邛崃山脉,海拔4930米的蜀西营位于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常年白雪皑皑。 这里,是青衣江的源头。冰川融水与降水共同形成源头水系。 距离源头10公里处,37岁的牧民阿全放牧已有26个年头。他传承了父辈的生态智慧:山有山的规矩,放牧要数着草长的速度。由此,他成为当地“看见野生大熊猫最多的人”。 距离源头50公里处,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的景兴智,32年前因救助受伤大熊猫,在腿上留下

    2025-06-05 17:48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 微纪录片丨鹤舞高原水云间:若尔盖湿地的生命答卷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阿坝黑颈鹤、雅安大熊猫、宜宾长江鲟——三地孕育的三大“国宝”,是“水、陆、空”三大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它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反映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成效。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三地媒体将联合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保护的动人故事。 在青藏高原的东南极境,雪山用亿万年融水在若尔盖大地写下了一封“蓝色情书

    2025-06-05 17:48

    阿坝州新闻传媒中心
  • 有声海报丨世界环境日,一起来公园城市倾听鸟语

    小鸟电视台Bird TV 今日头条 世界环境日来啦! 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公园城市 充满活力的小鸟们🐦开麦了 听听ta们想说什么? 戳一戳,听鸟语: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戳一戳,听鸟语: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戳一戳,听鸟语: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戳一戳,听鸟语: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戳一戳,听鸟语:

    2025-06-05 17:47

    看度
  • 资阳:从“家门”到“校门” 18条“校车专线”温暖千名学子求学路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解决好乡村孩子上下学的交通难题,是关乎民生、守护未来的重要工程。在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散布在各村的中小学生,曾面临着上学路途远、交通不便不安全的困境。2018年9月,安岳县教育体育局、交通运输局联合石羊镇政府、当地学校、交警部门、公交公司共同发力,创新性地将18条农村客运线路优化升级为“校车专线”,覆盖全镇29个村和6所学校,惠及上千名学生。 专属“校车

    2025-06-05 17:47

    资阳市融媒体中心
  • 一分钟“速写”,AI上巴蜀山河!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2025-06-05 17:28

    天府新视界
  • 巴蜀美食丨豆笋不是“笋”,那是什么?

    “开江不见江,豆笋不是笋。”每每听到这句话,人们总会会心一笑。在达州市开江县,豆笋是当地人家餐桌上的“常客”。在川人的巧手烹制下,豆笋可炒——回锅肉、腊肉、蒜苗皆成绝配;甚或清炒本味;可炖——土鸡、蹄花、排骨样样相宜;还可红烧、凉拌、糖醋、涮火锅、煮蛋汤……百般滋味在舌尖绽放,既是对美味的执着,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生动诠释。 豆笋回锅肉作为川菜回锅肉的一种,是开江豆笋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吃法。这

    2025-06-05 16:57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你家孩子便秘吗

    近日一则报道,让中学生“便秘青春”这一隐秘问题得到关注。报道中专科医生回忆,就诊患者中,便秘程度严重的几乎都是中学生,往往一周排便一次,甚至更久。报道援引的《上海市崇明区中学生功能性便秘筛查状况》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患病率为13.95%。但这一疾病的患病率,在我国成人中才不过4%~6%。 显然,“便秘青春”不是个案,且极不正常。为何这种病会缠上中学生?报道给出一个视角——一些“超级中学”,

    2025-06-05 16:56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海报】今日,芒种

    芒种时节,气温进一步升高,雨水也逐渐增多,尤其在南方地区,梅雨季正式拉开帷幕,持续的阴雨天气为水稻等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洪涝或病虫害的发生。北方则多为干热天气,降水不多,但日照时间更长,有利于小麦的成熟和收割。 芒种既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生智慧的象征。它启示我们,丰收离不开辛勤的耕耘,而成功也需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芒种忙,收也忙”,忙碌的节奏中,隐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信

    2025-06-05 16:42

  • 贡井区筑牢“三防”安全网 护航平安考试路

    近日,自贡市贡井区教育和体育局聚焦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方位构建全链条考试安全保障体系,全力确保高考、中考、学考等教育考试平稳有序进行,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安全可靠的考试环境。 据悉,贡井区多次召开考务培训会、保考工作会等专题会议,明确各镇街、保考单位在试卷保密、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等关键环节的协同责任。全区全覆盖签订《考务工作责任书》,建立500余人的考务人员清单库,通过 “线上视频 +

    2025-06-05 16:42

<

...

383940414243444546

...

>

热门新闻

  • 传奇人生 世纪之爱 伊莎白百年人生传记纪录片首次呈现
  • H5 | 2023年自贡市“我们的节日·春节”福字消消乐活动
  • 贡井一家企业、一名个人上榜四川电子商务百强名单
  • 全省“双抢”进入收尾阶段 预计本月中旬实现大春应栽尽栽丨牢记嘱托 奋力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
  • 贡井区召开区委党建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2025年第2次会议
  • 习语回响丨苦练治水“内功”,一江清水出三江
  • 贡井全域旅游——“乡”约建设镇
  •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强调:认识更深刻态度更坚决行动更有力,不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 习语回响丨不断揭开三星堆的秘密
  •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5日)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