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综合

  • 【乡村行·看振兴】桥头镇白房村:三面环水处 “明珠”照振兴

    在贡井区桥头镇,旭水河温柔地环抱着一方沃土——白房村。依托“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和债券资金的精准浇灌,白房村通过彩化道路、加固河堤、完善基础设施等系列工程,实现了从外在“颜值”到内在“气质”的华丽蝶变。漫步其间,垂柳依依、村容如画,产业兴旺、乡风淳朴,“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愿景在这里生动呈现。 半岛焕新颜: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近日,记者走进白房村,一条宛如彩练的2.5公里环形彩化道路映

    2025-08-25 19:09

  • 注意!有只熊猫正向你招手

    四川怎么能没有熊猫? 8月14日,以熊猫轮廓为基底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标识刚刚面向全球发布,8月22日,第二届金熊猫奖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又在北京举行。 9月12日至13日,以“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为主题的第二届金熊猫奖将在四川成都举行。包括法国著名导演文森特·佩雷斯、埃及开罗电影节主席侯赛因·法赫米、土耳其著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以及单霁翔、刘震云、黄建新、廖昌永、韩红、黄晓明、

    2025-08-25 16:57

    天府新视界
  • 山野不是“免费超市”

    在成都龙泉山,有人捡到“见手青”,新窝子一周被踩出一条路;在大理苍山,每日上万人进入森林,掘地三尺采野生菌;在京郊北灵山,野韭菜快被“薅秃了”。 这个夏天,户外爱好者们纷纷出门“打野”在社交媒体上,“采菌大军”不断涌入川西,称“7-9月正值黄金期”。嗅到商机的领队、民宿、旅行社们也在加紧揽客,抢夺“来自森林的馈赠”。 当下,打着贴近自然的旗号,不少都市人让“户外打野”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我们是否该

    2025-08-25 16:57

    天府新视界
  • 线上加班不是“软义务”,维权更需“硬规则”

    “你要是漂亮,我让你天天休息!”——这不是什么玩笑,而是一位求职者在应聘时收到的侮辱性回复。只因她提出“受不了单休”,招聘方竟直接开喷:“活该找不到工作”“只配跪在办公室”! 其实,互联网环境下,打工人的现实困局仍然很多。“你有新的会议邀请,请及时加入会议……”工作的提示音在下班后响起,忙碌一天的打工人又不得不强打精神,投入新一轮“战斗”。不久前,北京二中院审理了一起因用人单位频繁在下班后安排

    2025-08-25 16:54

    天府新视界
  • 古蜀之眼览全球 德阳文旅“闯”世界

    “仿佛看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8月22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三星堆金面人头像与古希腊迈锡尼黄金面具在这里相遇,北京游客李哲在展柜前驻足良久。这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推出的首个境外特展——“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来自希腊31家文博机构的172件/组国宝级文物,正与古蜀瑰宝共聚一室,熠熠生辉。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广汉市委宣传部供图 国际交流的故事正在德阳持续生发。南非姑娘坦尼斯师从省

    2025-08-25 12:48

    川观新闻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四川:蜀道新歌

    四川广元,登临明月峡,蜀道收眼底。 脚下,先秦栈道、金牛驿道蜿蜒曲折;远方,嘉陵水道、纤夫小道并肩前行;两侧,西成高铁、京昆高速穿山而过…… 绵延三千里,纵横三千年,于兹贯古今。广元这处2公里长的峡谷,由此得名“中国天然交通历史博物馆”。 穿越历史风烟,叩问“何以蜀道”?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印刻大地的道道深辙,照见一代代筑路者“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勇毅—— 秦

    2025-08-25 12:48

    人民日报
  • 三大龙头景区引领,阿坝文旅全域绽放

    暑期一直是阿坝州旅游旺季。九寨沟景区连续20多天发布门票售罄公告,截至8月15日,今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40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截至8月19日,黄龙景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这一成绩较2024年提前14天;四姑娘山景区年游客接待量在7月下旬突破百万人次。 三大景区堪称“顶流”,在客流量方面与阿坝州其他景区拉开明显差距——剖析阿坝州文旅产业现状,这样的“月明星稀”是特色,也是短板。不久

    2025-08-25 12:47

    川观新闻
  • 世运场馆都解锁了哪些新用途?

    成都世运会在不久前落下帷幕。“在过去十多天里,成都高标准的场馆设施和完善周到的赛事组织服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用“非常完美”来形容本次世运会,“我可以向我的朋友们和成都市民保证:成都举办的这届世运会,必将是我们一生中最棒的一届。因为这里的场馆质量、志愿者水平,以及组委会的专业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场馆,各项服务和安排都进行得非

    2025-08-25 12:47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 探寻古蜀道丨初心刻古道 星火耀征程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米仓天险,曾锁巴山蜀水;荔枝云途,今传时代新声。《探寻古蜀道》行至最后一程,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镌刻在蜀道上的精神信仰,触摸沿线富民产业的发展脉搏。 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人,带着不同的使命,纷纷走上蜀道。 记者 江欢:我脚下的这条古道叫作碑坡古道,它是米仓道的其中一段。它不仅经历过三国铁骑的金戈争鸣,见证过商旅驼铃的市井繁华,同时还浸染过红军战士的赤血忠魂。 1

    2025-08-25 12:47

    四川观察
  • 央媒看四川丨眉山:医育融合 打造特色托育新样板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2025-08-25 12:46

    央视新闻
  • 央媒看四川丨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盘活集体经济“小能手”

    朱世龙在养殖池前撒鱼饵。记者 王永战摄 走进基地,倒出鱼饵,朱世龙来到养殖池前,卖力挥动手臂,抛撒饵料。应声间,群鱼跃动,水花四溅。 朱世龙是土生土长的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街道龙井村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他,曾在装备制造企业工作,最终又回到村里,当起了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 “就是爱这方水土,这片城市边的高产田!”朱世龙说。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人社部今年公布的新职业之一,主要是受农村集体经

    2025-08-25 12:46

    人民日报海外版
  • 微视频丨以声传“遗”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2025-08-22 20:04

    巴中市融媒体中心
  • 无声世界里的太阳之光——大凉山听障少年问鼎全国特等奖的逐梦之路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8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武汉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凉山州西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的26名听障少年,凭借着充满力量美感和极具民族特色的男子群舞《太阳之子》,从全国152个精彩节目中突围,一举斩获舞蹈类“特等奖”(特等类节目)。 这枚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为四川残疾人舞蹈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让大凉山深处那束穿透无声世界的光芒,惊艳了全国。 磨砺——破

    2025-08-22 20:03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 雅安:李光全和他150岁的“老麻友”

    8月13日,在四川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五组,群山环抱之中,一株其貌不扬的花椒树静立于此,红得发紫的果实掩映在斑驳的枝头。 它看似普通,树龄却已跨越两个世纪——150余年。雅安境内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有16000余株,其中不乏树龄2700岁的红豆“树王”和1700岁的“桢楠王”。一株150岁的花椒树,能有多稀奇? 花椒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自然寿命通常只有30至50年。若以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

    2025-08-22 20:02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 印记|古刹响起读书声:千万里路薪火不息,一所东北中学穿越战时中国

    这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照片里,一群身着白衬衣的少年席地而坐,背景是飞檐翘角的古刹殿堂。   这不是寻常的校园留影,而是1946年四川威远静宁寺外,国立东北中山中学流亡学子的毕业定格。 照片中的学生大都来自东北。照片背后,是一段穿越抗战烽火,数千名师生辗转大半个中国开启的“教育长征”。 他们是教育南迁时间最早、最长、地域最广的国立中学。当白山黑水的故园沦陷于日寇的铁蹄时,这群不愿做亡国奴的少年,在

    2025-08-22 20:01

    红星新闻
  • 一株黄精做出20多款“周边”,泸州道地药材“七十二变”

    近日,泸州市一家医院门口的一间药食同源店铺开始试营业。走进店内,淡淡的黄精中药香扑面而来。 该店和普通的餐饮店、茶饮店、文创店不同,所售的产品——黄精石斛元气茶、黄精鸭汤、黄精药枕、黄精饮料、黄精贝果、黄精牛大力汤包等20多款产品,都与“酒城九味”道地药材之一的黄精有关,抓住了不少养生达人的心。 泸州道地药材在这里实现进一步的成果转化和市场转化,泸州中医药资源优势正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 延伸产业链

    2025-08-22 20:00

    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 微视频丨一城烟火入街巷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2025-08-22 19:56

    昭化区融媒中心
  • 甘孜金马草原:红军锅铭刻八十九载团结志,胡杨林守望两万里路长征心

    秋上高原,青稞渐黄,海拔3540米的色达县杨各乡下甲斗村,一座藏式碉楼静默伫立。碉楼旁不远处,原村党支部书记罗绒掀开村集体储物间里的藏毯,露出一口斑驳的铁锅说道:“这是1936年7月,红军临走时送给我爷爷的。” ▲“红军长征徐向前部指挥所旧址”陈列室外观 锅底一道修补痕迹清晰可见,67岁的罗绒模仿爷爷的口吻回忆道,“当年这口锅煮的糌粑汤救过战士们的性命,之后这口锅盛过的牛石都河的水养大了我们四

    2025-08-22 19:56

    甘孜州传媒中心
  • “大户长”织就乡村温情网 看宜宾这个村的基层治理“乡土”答卷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如何破解“人少事多”“管不到底”的治理困境,将服务精准送达“最后一米”,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命题。在宜宾三江新区,宋家镇金石村用“微单元”治理实验,交出了一份充满乡土智慧与人情温度的答卷。这里70位被村民们称为“大户长”的普通人,用日复一日的奔走与守望,织就了一张密而暖的基层治理网络。 金石村“大户长”的工作职责  喻熹 摄  金石村的“大户长制”始于20

    2025-08-22 19:56

    宜宾融媒
  • 第二届金熊猫奖发出诚挚邀请:共赴光影之约,携手遇见美好!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文明 因交流而多彩 因互鉴而丰富 金熊猫奖 以影视为载体 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2023年 首秀即出彩 向光而行,凝光为炬 2025年9月 光影之幕再启 第二届金熊猫奖 万众成卷,共绘盛景 来自五大洲共126个国家和地区 5343部全球影视佳作 踏山海而来 角逐四大单元奖项 影像璀璨荣耀,梦想尽情绽放 著名导演陈凯歌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

    2025-08-22 19:54

    四川观察
<

...

181920212223242526

...

>

热门新闻

  • H5 | 2023年自贡市“我们的节日·春节”福字消消乐活动
  • 贡井一家企业、一名个人上榜四川电子商务百强名单
  • 传奇人生 世纪之爱 伊莎白百年人生传记纪录片首次呈现
  • 贡井全域旅游——“乡”约建设镇
  • 习语回响丨苦练治水“内功”,一江清水出三江
  • 全省“双抢”进入收尾阶段 预计本月中旬实现大春应栽尽栽丨牢记嘱托 奋力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
  • 习语回响丨不断揭开三星堆的秘密
  •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强调:认识更深刻态度更坚决行动更有力,不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 “协”手破难题,筱溪街道“暖心带”守护居民平安路——看“有事来协商”如何把“民声”变“民生”
  • “坝坝宴”升级为“乡村食府” 贡井区五四村探索基层治理与增收新路径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